荷花酥与并蒂莲(1 / 2)

费了食堂厨子们好一番功夫做出来的七夕果食,色彩缤纷又口味繁多,好吃又好看。一经推出,果不其然便受到广大学子的热烈追捧。

就连手头不甚宽裕的寒门学子,也纷纷到外卖处或多或少购入一些的果食,拿回家去。预备等到第二日七夕佳节,摆在院里的乞巧楼下,鲜亮又好看。

外卖处售卖的果食,有散卖的,七文一个,也有为了应节专门制作的七夕果食盒,七十文一盒。一盒里共七枚果食,六枚围成一朵花的形状,正中间再放一枚作为花心。

食盒是陆时芸亲自画了图样拿给镇上的纸坊定做的。

食盒呈圆形,用的加厚纸张,盒盖上用雕版印刷了一幅水墨简笔画,画的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右下角有“眉州县学食堂”字样。若买三盒以上,还附赠一筒纸签,以供消遣。

每根纸签正面都是节选的一句前人写的七夕诗词,背面则是陆时芸和陆时敏一道想出来玩笑式解签语。

比如正面是“星桥横过鹊飞回”,背面就是“有情人终聚首,心之所想事必成”,“今日云骈渡鹊桥”,解签语是“明朝可得佳妇归”。

还有的纸签,背面是一些“小惩罚”。比如“一家欢笑设红筵”,背面则是“众人齐饮一杯贺节”,“金针穿罢拜婵娟”,背面对应的是“对月自饮三杯酒”。

“这纸签没什么独特之处,我家里更精美更昂贵的檀木签、白玉签、象牙签也不是没有,但是这签语却着实有趣。”苏景行把玩着食堂赠送的纸签,爱不释手。

“哎哎,我跟你们说,苏兄今年的七夕可和往年大不一样了。”杜元宝在一旁冲苏景行挤眉弄眼。

“卖什么关子呢。今年也不过就是多了一位佳妇在侧罢了~苏兄,我所的对吧?”赵千泉用胳膊肘捅捅苏景行,目露调侃。

“苏兄何时闷声不响地就成家了?怎么没请兄弟们去呢,真不够意思。”

“就是就是!”

“别听他俩混说。才刚纳征,还未请期呢。等日子定下了,自然是要下帖请诸位来观礼的。”苏景行臊红着脸回应道。

“哎哟哟,怎么就脸红了。准新郎官这就害羞了?”杜元宝是不嫌事儿大的主,见苏景行红了脸,立刻带头起哄。

“阿兄,你也十九了,等过了年可就即冠了。你打算何时给我寻个嫂嫂呀?”谢知远远远听了一耳朵苏景行的热闹,开始向谢长渡催婚。

“……”谢长渡听了,一时无言。

“聒噪。”

.

七月初七这天,眉山镇上热闹极了。

卖果食的小贩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吆喝叫卖,孩子们花上几个铜板就能买到一个。大街上时不时就能看见两手捧着果食,鼓着腮帮子吃得起劲的孩童。

除了七夕果食,卖磨喝乐的商贩也十分常见。磨喝乐是用土抟成的小玩偶,小脚小手,一副婴孩的模样。

每逢七夕买磨喝乐已是大宋习俗。上至皇宫大内下至寻常百姓家,在七夕这天都少不了磨喝乐的身影。

磨喝乐的精美程度不同,用料不同,价格会相差甚大。最便宜的磨喝乐,只是粗粗有个童子的造型,五官依稀可辨,也看不太真切,浑身用土抟成,无甚装饰,几个铜板就有一个。

而专供那富贵人家的磨喝乐,精致无比,童子活灵活现,眉宇清晰可辨。其上的装饰也及尽豪奢,有用黄金装饰的,珍珠装饰的,还有用象牙翡翠装饰的,外看金碧璀璨,仿若仙童。这种磨喝乐,要花上数两银子才得一个,够普通人家一个月的嚼用了。

在大街上走着,还能看见不少手持并蒂莲把玩的。陆时芸初见时还觉得奇怪。哪来的这么多并蒂莲?虽然眉山种荷养荷已成产业,但这并蒂莲也不是那么常见的吧?

等走近再看,才发现原来这并蒂莲竟是人工造的。将两朵待开未开的荷花用细红绳绑起,这便是一朵标志的并蒂莲了。

.

之前谢家邀请陆府一行到谢家的避暑山庄泛舟赏荷,陆修远一直想着回请一次,但公务繁忙,总也不得闲。

这次趁着七夕休沐,县学也放假,干脆在陆府后花园设宴,邀请谢家来陆府一同拜月乞巧过七夕。

陆时芸这会子正在厨房忙活。

今日过节,谢婉本不想陆时芸操心晚宴,安心过七夕便是。但陆时芸执意要参与晚宴的制作,最后好说歹说,各让一步,主菜都由府里的厨子负责,陆时芸负责最后一道七夕点心即可。

陆时芸现下打算做的点心是荷花酥。水油面团和油酥面团都已活好。昨日食堂做七夕果食,还剩了不少红曲粉和抹茶粉,如今正好派上用场。

用温水分别冲调,调出好看的红色和绿色,再往油酥面团和水油面团中分别加入红曲水和抹茶水,揉搓均匀,就有了好看的淡粉色和浅绿色面团。

接下来就是将面团分成一个个小剂子,擀平、折叠,再擀平再折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