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1 / 1)

翌日,天空微露鱼肚白之际,高宗便唤来小厮伺候他洗漱更衣,待束起乌发之时,他的心也倏然紧皱成一团。虽心里忽感惴惴不安,但面上却还是一派严肃。

高宗饮过热茶,推门而出,才发现沈武已在外头等候多时。

正值秋末,风大天寒,沈武穿着黑漆漆的锦靴,尚且觉得寒冷,不住剁脚,希望有些热气回暖。他正哈着气,揉搓着干燥起皮的双手时,高宗关切的话语就落入他的耳中:“叫底下的人给你做些暖和的衣裳,也算是你伴我左右的赏赐罢。”

沈武闻言,一双眼开心地眯起来,他不禁高声回道:“谢谢殿下。”

随即两人往沈府大门口走去,只见外头已经有两匹大马,一顶轿子候着。沈武和霍建安翻身坐于马上,高宗则是与沈文清坐于轿中。李响与沈墨因未有官职,不可无故进宫,只得在沈府静候佳音。

一行人悄无声息地走在稍显冷清的街道上,很快就顺利地到达宫门口。守门的侍从刚要出声阻拦,却见高宗掀起矫帘,拿出一块儿金灿灿的牌子。侍从们定睛一看,忙急匆匆地跪下行起大礼来,嘴里念叨着:“恭候太子殿下,是小的们眼拙。”

“快快请起。”高宗沉声道,颇有些不怒自威的风范。

很快地,大门在侍从的催促下被打开,众人总算是进入宫中。乍一进宫,众人先往延禧宫走,高宗的母亲李氏现居于此处。她连日来吃斋念佛,两耳不闻宫中琐事,都是放权于底下的嫔妃们来管理。

皇后听闻太子平安归来,是激动的喜极而泣。与皇帝的数十年载的相伴,只生出这一个宝贝儿子,自然是宠爱得紧。

还未等底下的太监传唤太子,她便命贴身的侍女去迎他。太子进入到御花园,见这一阵仗,饶是吓了一跳,心里也明白是母后思念自己。

他随着侍女们往母亲的寝宫走去,里头不似别的嫔妃那般富丽堂皇,更多是朴素大方的装饰。初进入寝宫,便能闻到杉木的清香,沁人心脾。

高宗行礼,高声喊道:“母后,儿臣来迟了。”

皇后忙站起身,扶起高宗,言语里带着急切说道:“快快请起,我的好儿子。”话落,还能瞧见她的眼睛里含着热泪,那双明艳动人的眸子里还流淌着年轻时的光彩。

“连月来南下,可有什么新奇事儿。”李氏带着护指的手轻捻开杯盖,小口小口地喝热茶,不疾不徐地问道。

“没什么奇闻逸事,只是儿子前去拜访了霍建安将军,商讨一些要事罢了。”高宗坐于木椅上,娓娓道来。

听罢,李氏握着杯盖的手一顿,她局促地笑笑,略带不安地说道:“可别做出格的事情,你的一举一动可是逃脱不了你父亲的监视。”

“儿臣心里明白,自有分寸,请母后放心罢。”高宗紧蹙起眉头,似有些不悦。

“明白就好,不如今日留下与母后一同用膳,待午膳后,你再去拜见皇上。”李氏怕他拒绝,又对贴身的仕女说道:“命底下的太监们好生伺候着两位沈大人和霍将军。”

见此情景,高宗只能无奈笑笑,算是应允了此事。

待用过午膳后,高宗对李氏行礼并表示要去拜见父皇,李氏虽然心里担忧,但也无法明说,只恐更惹得高宗心里烦闷。

于是,高宗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御书房走去。路上,高宗的手不自觉地紧紧握成拳,心里的苦闷像是要达到顶峰,他不禁吞咽口水,喉头紧缩,像是有千斤顶排山倒海般袭来,让他的神经紧绷,无法松弛下来。

众人来到御书房,守在门口的太监知晓是太子殿下来觐见皇上,忙不迭进去报信。

皇上知晓高宗的一切,朝堂上的纷争,南下的目的,以及与霍建安的结盟。有些是由张君睿添油加醋地描述于他,不可全信,一些则是底下的暗卫汇报于他,倒是可信一些。

闻言,他朗声说道:“叫太子进来。”

高宗进入到厅内,行起大礼来:“参见父皇。”

“请起罢。”皇上头也不抬,手执笔杆子,还再一刻不停地批改着奏章。

“父皇,儿臣今日来,是有一要事禀告于您。”高宗见他面无表情,心里也有些慌乱,即刻便吐露出所谓何事。

原就是与霍建安带兵出征,南下清齐军一事。

皇上知晓他野心勃勃,同时也明白他早与张君睿有嫌隙一事。心里想的却是锻炼太子不可为坏事一件,虽生在帝王之家,倒还是念及一些父子之情,并未外界所说善妒贤才之人,不可谓昏君。

思及此处,他便道:“派沈文清辅佐你左右,另派沈武保护于你。打战一事,非同小可,切不可心急。”言语里算是答应了此事,且未再说些什么,只叫他退下。

高宗瞬时有些高兴,他知晓父皇不喜他;这次父皇倒是应允的如此之快,是他有些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