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故事(1 / 2)

九夷祭坛录 木公令 1054 字 2023-06-27

这个大坑的形制非常规整,四角均是标准的直角,这和现在已知的上古认知并不太相符,按照上古的认知理论,似乎还做不到如此标准的方形坑。  但是这个方形的大坑,从视觉上来看基本是非常标准的正方形。  此时我已经没有了对这种事情,坑里层层叠叠的头骨,完全占据了我的视野,那种心神的震撼感,简直无法形容。  这些头骨没有任何肢体上的骨趾,全部都是头骨,将这个不知道有多深的大坑几乎填满,怕不是得有几千个。  “李老师,这些头骨是做什么的,为什么都放到的这个大坑里?”蒙渊被吓的声音都已经开始有颤音了。  尸体,骷髅似乎对每一个还活着人都是一种精神的上恐吓。  “这是上古时期的一种祭祀方式,若要承天下气运,建立邦国以统治天下万物,需以梗祀血祭祭祀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社樱、五祀、五岳,以佐王建保邦国。人为以万物之灵长,执权者相信人头是万物之灵的精华聚集之所,若要以祭品供奉天神,则要将万物灵长之精聚于一处,且量要足够,才能天神降下神佑,保福运永倡。”李后川看着这个满是人头骷髅的巨坑,面无表情说道。  似乎是深深的喘了口气,李后川才又继续说道:“这种祭祀在上古是时期,是规格最高的祭祀,叫做‘承天法祭’,意为承天受命之意。祭祀完成之后,这些人头就会开成我们叫做鬼头坑祭祀场所,河北易县燕下都有一个‘人头墩’,和这种类似。这种坑在后世的神坛建设规制中,逐渐形成一种定式,所以这种坑在以后的祭坛修建中又叫‘坎痊’,专门用来屠宰祭祀的人畜。”  这种坎痊我倒是知道,在后期历朝历代的祭祀的地方,均有这么的东西,包括现在首都天坛、先农坛都有。  我听这就觉得脖子很不舒服起来,是什么样的祭祀,要砍几千上万人的脑袋,用来填满一个土坑呢,这样的事情也只有在蒙昧时期才有,然而我有时候真的怀疑这到底是谁第一个先发明的?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信奉起这种血腥的东西?  想着我便问了出来:“李老师,这种事情是什么人才能第一想出来呢?”  李后川似乎有些诧异我会问这种问题,看着我许久,才说道:“据我所知,是一个叫做守藏使的人第一个提出来的。”  “守藏使?这听着并不太像一个人的名字”  “这确实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官名,这个具体是谁,叫什么,都没有人知道。”李后川的声音变得有些冷硬起来。  “老师您也不知道吗?”蒙玉好像没想到连李后川都不知道。  李后川看了看蒙玉,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样的眼神,但是明显将蒙玉吓的往后退了一步,才说道:“是的,我也不知道这个守藏使是谁,但是我知道,这里祭坛的修建,以及这里的祭祀,应该都是他设计发起的。只是我没有想到,他竟然会以我整整一族的族人为祭品,来进行祭祀活动的。”  许久之后。  李后川忽然带着一种期许的眼神对我问道:“你是不是很奇怪,这里是我的族人,是我的族地,我为什么会允许别人牺牲我全族的族人做祭品?你是不是很奇怪,我知道是谁修建的这里,但是竟然是没见过这个人?你是不是很奇怪,我全族都被当成祭品,为什么我会活下来?”  我下意识的往后退了一步,我看得出他的眼神里,除了一丝的期许,藏在背后更多的是疯癫。  “老师!”蒙玉在后面轻轻的拽了拽有些失态的李后川,他这才恢复正常。  然后他则跟我们讲了一个像是神话传说一样的不知道真假的一件事。  当年大禹在他父亲崇伯鲧被赐死,有崇氏一族被流放之后,受命继续治水。  可此时的他心中已经被仇恨填满,哪还有心情继续治水,他巴不得让整个洪水将天天都淹没,好助他一报国仇家恨。  但现实强过想法,他举家亲人被迁往朝都,被监视起来,同族之人又均被流放,由不得他不遵帝令。  由于受父亲崇伯鲧的影响,大禹在最开始治水还是像他父亲一样,哪里决堤就堵哪里,但是却越堵越危险。如此下去,别说报仇,可能连自己也得要继续走父亲的老路。  就在此时,一个神秘的名字出现他身边,这就是守藏使。这个人出现之后,大禹像是开窍了一般,一改之前的治水策略,将太子丹朱传授他的围棋之法,大量的用在治水之道,从氐置水、冥水、弱水开始,治水工作开始走向正途。  由于治水有功,大禹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尊崇和照面,势力也越来越大。但治水的工作也越来多,所以他开始主动要求一些部落归顺,协助他一起治水,而一些不想归顺的,从最初的反抗,到后来的消失,大禹对外的宣称是为辅助治,而举族迁深山。上古部族星罗棋布,数不胜数,没人在意几个小部族的消失。  终于当有一天,大禹带人围族白夷族人的部族,希望他们归顺,并辅佐他一同治水。但当时的族长冯夷似乎是看出什么内情,坚决不同意白夷族人归顺。  谈判破裂之后,大禹包围了整个白夷族的部落,白夷人甚至连向其他九夷族部求助都做不到。  围困持续了很久,在白夷族人快要坚持不下去的时候,终于出现了一个背叛者,就是川后,当时的白夷族大祭司,后世的河伯川后。  川后好友庚辰的劝说下,见了大禹,禹对他的要求是,拿到白夷族族长冯夷的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