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1 / 1)

沅婍回神,看到旁边的秦公子在看文书,大概是公文呈示之类的,看完以后便从袖中一枚玉质小章,沾了些红泥,盖在文书上。随后翻开下一本继续看。沅婍十分好奇,几次欲言又止。后来反倒是秦公子抬头问她:“姑娘可是有什么疑惑?尽可畅所欲言。”

“这是官印吗?我听说官印上雕了很多神兽,你随身带着它是为了辟邪吗?用了它妖怪就近不了身了?可是万一它被歹人偷了,或者丢了该怎么办?”

秦之济听后忍俊不禁道:“这不是官印,官印都在司衙柜子中锁着,有专门的人看着,需要用的时候才拿出来。这是我的个人印章,这些文书皆需要我批示签画,我为了方便,便直接用这个章印上即可。至于会不会辟邪,我想,它大概不能吧?”

沅婍本以为找到自己法术失灵的缘由,却不想自己露了怯,忙装作无事样子,点点头去看车窗外。秦之济把文书收拾整齐,见沅婍无聊,便问她识字否,拿出本传奇神话之类的书给她看。

沅婍吃惊道:“像你们这样的人,也会看这种书吗?我只当你们只看什么大学中庸之类的,或者什么春秋左传?”

“那些书自然要看,何况还有更头疼的书,不过看的烦闷了也会想歇歇。而且,这些书最近确实有些用处……其实这里一些文章确实写的很好的啊!”

沅婍突然有种大才子也爱看消遣文章的感觉,虽然不知道他是不是才子,但是想到如果下次父母看到她又看话本数落她的时候,她便说谁谁谁那个大才子也看这些,还说这些书有大大的用处!反正父亲总是对些官宦人士高看一眼,眼前这个人大约也是有什么官职,到时候只要在父亲面前随意杜撰几句,说这个人学识渊博,一定能把父亲唬住。

想到此处,沅婍心情大好,打开书刚要翻看,却听到外面说:“各路人等,进入城门需查验文书证明,请及早准备,城门东处查验。”

沅婍对此早有准备,从衣服袋子里幻化了一个文书证明,打起门帘要交出去,结果看到于伯给门口守卫晃了下什么腰牌,便直接放行了。

这时过了守卫,几步以后就到城门下了。沅婍第一次见到这种宏伟的城门,跟书上画的和幻境里看的都不一样,原来竟这样高,城墙原来竟这么厚,气势巍峨,忽然觉得确实应该早入尘世历练历练。

马车经过城门洞时,沅婍趴在车窗上说道:“哇,这城门洞里居然有车过的回音呢!”于伯听见了道:“哼,真是村野丫头,见识短浅!”

“嘻,老伯你自然是见多识广,却又为何对我这个村野丫头大惊小怪呢?”

“哼……”于伯哼了一声,不屑睬她。沅婍回身笑道:“你家老伯平时一定对你处处维护,简直舐犊情深,除了你,旁人简直谁也入不了他的眼吧?”

“于伯的确待我如亲子,我也是全仗着父辈情份任性妄为,我继续再顶撞忤逆他,只怕他迟早要骂我‘不孝逆子’了!”

“哈哈,你这还叫任性妄为,我岂不是猛虎下山,犀牛直撞了吗?”

……

于伯在外面听得郁闷,缰绳一拉,说:“前面就是朱雀大街了,往右面走就是长兴坊,我们就送到这里吧,前面不顺路了呢!”

“哇,这就是朱雀大街吗?有好多楼啊,好多酒幌旗子,还有好多灯笼彩带,街道原来有这么宽吗?”沅婍一边下车一边赞叹,于伯眼观鼻子,一动不动。沅婍也不以为忤,下车后向于伯作了个揖,说:“多谢老伯,多谢公子,今日大恩,无以为报,不知你们家住何处,改日登门拜访,再携厚礼言谢!”

“姑娘言重了,不必如此客气。”

“不用,若是什么都要登门拜访,我们家的门坎怕不是早被踏破了?你不生祸端,老奴就念佛保佑了。”于伯还想说别的,公子却对他微微摇头。

“区区小事姑娘不必一直挂怀,此处距离长兴坊双福巷不远,街口有个牌坊那里就是长兴坊,双福巷应该就往里走第三个巷口就是。如此,若无他事我们便先走一步了。”

“哦哦好的,咳咳~我们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沅婍马上端正神色说道。秦公子笑了笑,回身上了马车。

沅婍对自己终于可以说出青山不改绿水长流那句话表示很满意,以前她在看话本时特别喜欢这句,总想着有朝一日能潇洒对着别人说说,不想这次机缘凑巧,终于让她找找机会了。

沅婍对昨日阴霾早已一扫而光,转身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