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四章 095下水(3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159 字 1个月前

时间。”

赵玲看了看身边的丈夫,咬了咬嘴唇,走了上去。

赵玲一边向前走,一边想着自己这些年来的经历,当年毕业后,就进了研究所,第一个项目就是红旗61,这款导弹捣鼓了几十年都无法成熟,当时,秦涛路过,一番讲解,提供了很多意见。

再后来,两人就认识了,她看着秦涛靠着他的能力,推动整个海军装备甚至是祖国装备的进步,她很是感慨,很是震撼,也很是骄傲。

她参与了红旗16的研发,成为了负责人,她自以为很成功了,但是现在想想,如果一直跟在涛哥的身边,一起经历着各种项目,该有多好。

现在,095要下水了,这是明州集团给海军的献礼,给祖国的献礼!

祖国的强大,就是明州人的追求!

带着复杂的心情,赵玲走上了主席台,然后看向众人,脸上带着笑容,轻轻地按动下按钮。

一瓶早就准备好的香槟被从高空释放,然后砸向了艇首,鱼雷发射管的位置。

铺设了消音瓦之后,潜艇举行掷瓶礼的难度的确会很大,不过,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是会有的。

在艇首部位,唯一没有消音瓦的地方就是潜艇发射管的位置,那上面就是纯粹的钢板,只要玻璃瓶砸上去,肯定会碎。

(华东之雄猜的。)

酒瓶撞上艇首,玻璃飞溅,泡沫纷飞,所有人都鼓起掌来。

掷瓶礼完成,下水!

铁轨响起了嘎吱吱的声音。

潜艇在建造的时候,就直接在铁轨上建造。

当然,这种铁轨和火车铁路的铁轨还不一样。

它两边各有两根,间隔大概一米,中间间隔七八米,这样在上面建造十几米宽度的核潜艇才会平稳,和铁轨垂直的方向上,有一条条的小车,这些小车正好作为潜艇的支撑。

巨大的潜艇就在这些小车上。

现在要下水,直接在铁轨上开动出去就行了。

外面已经戒严。

其他的船台等地方的建造工作都停了下来,这一夜工厂休息,虽然很多人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既然休息,那自然就不用来了。

造船厂的灯光也没开多少,只有远处的甬道亮着灯,这边一直都是漆黑的。

大门缓缓打开,巨大的潜艇在夜幕的掩护下,缓缓地沿着轨道前进。

“已经确认过了,这个时候头上没有侦查卫星。”一名副官进来报告。

嘎吱吱,嘎吱吱,声音继续,刺激着耳膜,击打着心脏。

所有人都对这个大家伙行注目礼,它从这里出生,今后也会一直隐蔽地活着,尽量不暴露自己,到了关键时候才会亮剑!

“这艘潜艇马上就要下水了,让我想到了当初,我们的09小分队,当年就是带着这样激动的心情,看着祖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当时舷号还不叫401,而是叫1701”

秦涛顿时一愣,望了过去。

为了这次下水仪式,海军里来了不少领导,秦涛有的认识,有的不认识,有中年人,也有白发苍苍的老头,此时说话的就是一名老者,他看上去有六十多岁了,满头白发,精神依旧矍铄。

“您是第一艘核潜艇的实验员?”秦涛好奇地问道。

“没错,当年我才二十岁,就在距离这里不远的大榭岛潜艇支队中当信号兵,我才参军半年,就被调到了青岛,和我一样经历的一共36人,我们把自己戏称为36棵青松。”

那些年流行样板戏,沙家浜里就有唱词:18个伤病员就像18棵青松。而他们既然是36棵青松,那就是做好了受伤的准备了。”

“潜艇上的定员可不止36吧?”

“没错,当时1701号编制了108人,但是不止有我们潜艇兵,还有科研人员、造船厂工人,一共四百多人参加了试航任务,组成了甲乙两套班子,不过一般来说,我们的任务都是由甲班组成的。对了,这艘潜艇排水量更大,上面的操作人员会更多,估计得有一百五以上吧?”

潜艇成员的编制得分成三组,毕竟在潜艇上不仅仅工作,还得休息和娱乐,一般都是八小时工作制,也就意味着三套人得轮换着来,有人休息,有人娱乐,有人工作,动辄在水下待几个月,没有合适的休息和娱乐是绝对不行的。

也有的是四班三倒,工作四个小时,然后休息八个小时,这八个小时里,只能睡四个小时,剩下四个小时自由活动,否则其他人就没有睡觉的床铺了。

所以,一般核潜艇的操作人员都不会少,最大的还是台风级,据说定员接近两百人,不过反正里面空间很大,两百人也活动的开,还有机会去潜艇里的游泳池游泳。

美国的洛杉矶级核潜艇,定员也达到了154,其中有18名军官。

所以,己方的这艘408核潜艇,少说也得一百五,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