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斯贝很重要(3 / 4)

大国军舰 华东之雄 3230 字 12个月前

,来了之后,他就明白武胜利来这里的目的了。

武胜利不是来看那些苏-27战斗机的,而是来看看这种战机的改型,也就是当初秦涛给带回来的那架舰载机的原型机的仿制情况的!

&厂的生产线上,出现了不少老毛子的身影,这一幕,和几十年前有些相似,当时,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航空工业,不少老毛子也来到了这里,一起在生产线上忙碌。

现在同样如此,大家伙似乎又回到了以前那个亲密无间的年代里。

“目前我们主要是生产机体,加上从老毛子那里进口来的其他部件。”已经退休的顾老听说秦涛他们要来,就跑来接待了,此时的顾老精神很好。

“其中,机体的很多钛合金部件的原料,都来自明州集团,给我们节省了大量的采购经费。”顾老边走边说:“这样一来,我们自己生产的歼-11战机,比直接进口能节省一千多万美元。”

秦涛和武胜利都皱起来了眉头。

“老顾,咱们自己的生产成本,目前还需要三千多万?”武胜利开口问道。

“是啊,除了机体是咱们生产的之外,其他的所有部件,都是从老毛子那里进口过来的,包括发动机、电传系统、武器系统等等。”顾老说道:“所以,我们目前能节省一千多万美元,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数字了。”

“是啊,这毕竟只是第一步。”秦涛也感慨了一句:“但是,我们绝对不能满足于组装,我们要在组装的过程中,不断地吃透它的技术,不断地用我们国产的零部件来代替它,等到以后,就算是不进口老毛子的零部件,我们也能自己生产这种战机。”

顾老点头:“是啊,这也是我们的设想,但是,目前来看,这个目标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用国产的零件代替进口的零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你在代替的时候,是完全仿制,还是有所提高?别的不说,老毛子的电子技术是落后的,国内就连歼八2战机上使用的电子系统,也比苏-27的先进。

(这个不是吹牛,在某次执行任务的时候,苏-27上去,雷达就被干扰了,一片雪花,但是歼八2上去没事,雷达还能稳稳地发现目标。)

如果完全仿制,那依旧性能落后,如果用自己改进的产品,那么,替换过程中会不会出问题?

比如说,换上国产的雷达,那比倒卡天线的原装雷达要轻不少,轻了的重量怎么办?要不要上个水泥配重块?

发动机方面,更是如此,虽然说国产的涡扇十和三姨夫的外形接近,性能也接近,但是,国产的发动机还需要多年才能成熟,现在敢换上去吗?

“目前,这个项目是由老李来负责的,他们的任务是熟练掌握苏-27战机的装备技术,吃透苏-27的原理,是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只有吃透了,我们才能提高。”

苏-27在引进之后,有过很多的项目负责人,至于它的首任总师,则是大名鼎鼎的李明,在601所,他也是仅次于顾老的存在。

现在三十多岁的孙匆,也只是给李明打下手的。

“我们海军的那个项目,进展如何了?”在绕着生产线转了一圈之后,武胜利终于问了起来。

“咱们研究所里专门组织了一支精干的队伍,专门测绘仿制那两架T-10K,负责人罗洋也是咱们新三届的高材生。”顾老说道:“我带你们去看看。”

当初,秦涛从尼特卡基地里带回了两架T-10K原型机,分别是第三号机和第七号机,还有一些起落架等配件,这两架原型机回来之后,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在海军的机库里吃灰的。

一直到了引进苏-27的生产线之后,这两架原型机才被拖到了601所,由这里的专家展开测绘仿制工作。

对海军来说,这也算是前瞻性的了,毕竟,眼看这瓦良格一天天地靠近,这舰载机项目也得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不能等到瓦良格号翻新之后,舰载机还没影呢,只能靠直升机挑大梁啊。

不过,由于才刚刚掌握了苏-27的机体生产,对601所的专家来说,这种舰载机想要仿制出来,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在601所一座不起眼的小楼里,秦涛再次见到了几年前被自己弄回来的原型机。

其中一架还保留着完整的状态,另一架则被彻底拆散了。

这也是有两架原型机的好处,如果只有一架,拆散了装不起来怎么办?

“罗工,罗工!”顾老对着里面正在忙碌的人喊了起来。

罗洋,61年出生,78年,也就是刚刚恢复高考第二年,17岁的罗洋就考入了首都航空航空大学的飞行器设计系,班里的人员复杂,年龄大的甚至是罗洋年龄的两倍了。

在这些人之中,罗洋在孜孜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