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姻緣(1 / 2)

赫立西酋長心想自己的女兒既然是路吉爾第一美女,那就得將她許配給年輕一輩的路吉爾第一勇士才像話。可是幾年下來,卻始終看不出來有哪個未婚小伙子有第一勇士的樣子。酋長正在為此事苦惱,就來了姬寰這麼個無敵勇士,而且看來比自己這個老一輩的路吉爾第一勇士還厲害得多,這簡直就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由於日耳曼人是一夫一妻制(註一),所以酋長先問過了姬寰猶未娶親,就提議把女兒嫁給他。

姬寰在參加酋長為他舉辦的筵席之時,就已和羅莎琳兩人一見鍾情了,這下子正中下懷,就欣然接受了結親的提議。反正他母親也交代過,此行若遇上喜歡的女孩,先娶了再帶回家也無妨。

日耳曼人結婚,女方不用陪嫁妝,但男方卻必須送聘禮,這可就難倒姬寰了。他雖然帶著一些金子,但那時的日耳曼人仍是以物易物,不使用金銀貨幣,所以他的金子並沒有用。而他所攜帶的日用給養,做為聘禮也太微薄,實在拿不出手。至於帳篷、弓箭以及馬匹,都是旅程中的必要之物,也不能送掉,否則要怎麼回到萬里之外的家鄉呢?

姬寰能想得到的唯一辦法,就是施展家傳技藝,打造一把寶劍做為最隆重的聘禮。日耳曼人最看重精良的武器,特別一把上好的鐵劍,那更是人人渴求之物,若能以一把寶劍做為聘禮,那可是讓羅莎琳最有面子的事了。

可是打造一把寶劍通常需要花上兩年的時間,姬寰雖有祖傳速成秘訣,至少也得費時一年才能造出一把百煉鋼劍。由於姬寰覺得他和羅莎琳的結合必須非常隆重,所以還是得備下這份珍貴的聘禮。他把這個意思對準丈人說了,要求一年後再舉行婚禮。

赫立西酋長聽了很歡喜,不過他說女婿能有這份心他就很高興了,聘禮可以欠著,什麼時候送都沒關係,你們就先成婚吧!老夫等著抱孫子呢!

姬寰與羅莎琳成婚後,就履行諾言,開始為老丈人打造寶劍了。

那時的日耳曼人使用鐵器已有兩、三百年了,但冶煉技術仍然十分原始。他們直接將鐵礦石與木炭疊置,燒成“海綿鐵”,再將海綿鐵不斷加熱錘打,煉成能製造器具與刀劍的鐵或鋼(註二)。這種冶煉法費料費工,效率極低,而且品質很難掌握,雖說煉出能打造好劍的鋼料也不是不行,但那還得看運氣。

姬寰一方面不耐煩這種土法煉鋼,另一方面也愛屋及鳥,希望羅莎琳的族人擁有一項能因之繁榮興盛的產業。所以除了親自動手打造寶劍之外,還將幾乎所有工業革命之前最先進的鋼鐵生產技術,都在這個部落建立了起來。

光陰荏苒,一年過去了,姬寰如期完成一把吹毛可斷的寶劍,送給了他的老丈人。由於此時羅莎琳已懷胎六個月,恐怕不耐萬里跋涉,所以姬寰就沒有急著回家,暫且留下來繼續當他的冶煉大師,等待妻子分娩。

……

姬寰將寶劍送給他老丈人的這年是中華兩千三百八十七年;或公元前291年,天山南北底定納入中國版圖,並暫設為天山特區。周朝廷在金滿設置天山都護府,以李璣為總督,統理特區軍政。而人數多達九萬之眾的西北軍團並未裁減,仍然滿編整訓,為下一階段的開疆擴土做準備。

這一年也是中國海軍高速跨越發展的里程碑,「盧山號」與「黃山號」船塢登陸艦入列服役了,而同級艦的第三艘「峨眉山號」也已在大連造船廠下水。

「盧山級」船塢登陸艦是人類所建造的第一款遠洋動力船舶,滿載排水量兩萬五千噸,使用四台每台六萬匹馬力的燃氣輪機,能以每小時六十公里的高速航行。她可以搭載四艘一百六十噸的氣墊登陸艇,以及四架十五噸的直升機。目前氣墊登陸艇已經有了,但直升機還沒來得及“發明”。

姬宇啟動了向海外的擴張。他命廉頗指揮作戰,羅湧提供船艦與後勤支援,陸、海軍合作去征服東海與南洋,進攻的順序是日本、琉球、馬來群島、新幾內亞、澳洲、紐西蘭。行動初期使用的船艦仍然是「渝河級」,至於新世代的「盧山級」,則會隨著新艦不斷入列而陸續加入。

「盧山號」與「黃山號」的第一個遠洋任務,是載著以特使「姬超」為首的外交代表團,出使馬其頓帝國。「姬超」就是姬宇,和訪問印度時一樣,他不好意思以天子之尊親自出訪,就仍然使用假身分,自己派自己為特使了。

此行跟來的有姬宇的三弟萇申與四妹姬婉,還有兩位外交官「胡雲」與「程光」,他們四個人是希臘研究所第一期的前四名高材生,其中胡雲是外交部長胡衍的兒子。萇申今年二十二歲,姬婉今年二十一歲,姬宇內舉不避親,而他們自己也很有興趣出來見見世面。至於波塔米昂,那當然是姬宇到哪她就跟到哪囉!

盧山號與黃山號由廣州出發,到了梅克納河口,各自接運了二十四頭戰象,這些戰象已由華氏城行軍過來,在岸邊等著了。戰象裝載完畢就啟程繼續南下,繞過僧伽羅(註三)後直駛入波斯灣的頂端,在幼發拉底河的出海口(註四)登陸。其實要去希臘各國的話,繞過非洲進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