怦然心动(1 / 2)

林敏思万万没想到,新同学的到来,让她冰封已久的心激起阵阵涟漪……

那是5月的一个下午,晚春的阳光透过窗户暖暖的照进来,让同学们渐生困意。马行空老师的历史课。他头顶中部已经荒芜、不时就用手将左侧垂下的头发向右拂去,头顶反射的白光刹那少了很多,但因左侧头发稀疏没全盖住头顶,头发的缝隙中还有几丝几缕白光反射出来。马老师激情满满:“历史证明,农民阶级不能救中国,他们有自身的局限性;资产阶级改良派也不能救中国,不改变封建社会性质的改革怎能成功;资产阶级革命也无法引领中国,革命的不彻底性、政治上不够成熟,他们没有完成拯救中国的历史重任……社会期待崭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担负拯救中国的历史重任……”,马老师的激情驱散了同学们精神上的疲惫,大家都专注的听着课,只有第五排的孙文扬趴在桌上已经睡一会了,口水顺着胳膊淌下来。

林敏思有些困意,她恹恹的,但她努力克制着,她觉得马老师的声音慢慢变得微弱,她刻意的突然抬了下头,涌上来的困倦冲淡了许多,老师的声音又洪亮了起来。“上课绝不走神、绝不睡觉,专心听讲,一定从这个家走出去”,林敏思在心里告诉自己。想到家庭,林敏思默默叹了口气。

林敏思8岁时,父母分开了,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可能是母亲觉得父亲收入低,也可能外面的世界更美好。林敏思只依稀的记得:父母平时不怎么沟通,父亲平时就不爱说话,每天在燃气公司下班后,回到家里就听评书,不去外面喝酒、也不和朋友打麻将。母亲在商场卖化妆品,在家常埋怨父亲:“燃气公司一个月才几个钱?你看我老家的孙德建,人家比你还小3岁呢,开歌舞厅赚了钱,现在都坐上大奔了……”。每当母亲埋怨的时候,父亲常默不作声,埋怨久了,父亲就涨红了脸“我没能耐,谁有能耐你找谁去”。母亲后来果然走了,林敏思跟了父亲。11岁时,在别人的撮合下,父亲再婚了。继母是服装厂的工人,离异后嫁给父亲,儿子跟了前夫。

时间真快,6年如水而逝。父亲和继母有了弟弟林家豪,继母全职在家照顾弟弟。林敏思也已经高二了。可能遗传了父亲沉稳的性格,也可能从小父母总吵架、亦或是林敏思觉得和继母没有什么沟通的话题。11岁以后,林敏思就把自己的心封闭起来。她在学校没有朋友,下课后,别的孩子聚在一起聊天、游戏,敏思却坐在课桌前,安静的看着书,她在预习下节课知识。她文静而美丽,优秀而孤高,同学只觉得她冷傲,却哪里知道敏思内心的彷徨呢?少年时父母的争吵不休,生母离去的决绝寡情、继母到来后的内心隔膜,让敏思早就把心门紧紧地关紧了。初三时,敏思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学习,去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她要像一只美丽的白天鹅,从这个小县城高高地飞远。

每周一到周五的清晨,敏思七点钟准时从家里出来,步行300米到公交车站,坐上15路公交车。人少的时候,敏思都喜欢坐在后排靠窗的位子,静静地望着窗外熙攘的车流,人们忙碌着开始一天的工作。两侧的非机动车道上,有的家长骑电动车送孩子上学,孩子紧紧地搂住父母,敏思看到这里,心里就觉得酸酸的:“我的童年是这样吗?印象中怎么总听见父母的争吵呢?”小学时父亲也骑电动车送敏思到2公里外的三小上学,那时敏思搂着父亲的腰,一路上父亲都不说话,敏思可爱的大眼睛忽闪着看忙碌的世界,总觉得她不属于这里、或是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属于她,能完全属于她的,只有书里的文字和符号。

五月温和的风吹进来,拂动敏思乌黑柔软的头发;午后的阳光温暖而轻柔,将敏思美丽的身影投射下来;白色校服尽管有些肥大,但仍含蓄地勾勒出敏思柔美的线条;她白皙的脸庞专注的盯着黑板,她认真记着笔记。低头记录时,她长长的睫毛柔美的垂下来,如葡萄树上的绿叶遮住娇羞的葡萄;当她抬头思考时,微蹙的眉不易察觉的渗漏淡淡的哀愁,让人不禁心生爱怜。

从初三开始,就有男生偷偷给敏思递纸条,敏思统统交给老师,要么就撕碎扔掉。青春期的男孩,懂得什么呢?他们能理解学校是牛羊成长的牧场,是飞机起飞的跑道、是登山时脚下一级级的台阶吗?他们只懂得一天天胡闹罢了。敏思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她的成绩一直很优秀。初三毕业时,她的成绩本来可深入市直重点高中,但敏思只选择县城高中,她不想给父亲增加经济负担,也不想让父亲在继母那为难。上高中的第一天,父亲送敏思到校门口,看着她,只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地说:“钱不够的就给爸打个电话”,然后就慢慢的走了。敏思轻轻地“嗯”了一声,目光跟随父亲离去的身影,也看见了父亲偷偷地擦去眼角的泪水。

班主任李志远老师的物理课,他领着一个男孩走进班级:“跟大家介绍一下,这位同学叫赵宇轩,是从临近县城转过来的,以后就是我们班的一员了,希望同学们互相关心、共同进步。”随着同学们的掌声,林敏思看了一眼赵宇轩:他身材高挑,肤色白皙、五官清秀、脸部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