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人渡己(1 / 3)

邓紫光回静江,立即就有许多人来访,主要还是老摧锋各级官兵,跟随始安商行日子过好了,不忘将军带领大家奔生活,听闻邓紫光回来,来找他探探口风,未来日子会这样一天天好起来吗。人多了,邓紫光干脆与大家相约始安商会见面叙旧。

与大家见面时谈及了众人都关心的问题:始安商行走多远,走多久?邓紫光道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在战场之外,商行走多远与走多久,其实就是好日子能过多久的问题,同样也是由商业之外的因素决定,那就是人心。人心除了自己人要知进退,礼让,尊卑,对外还要有敬畏之心,不欺世,不虚名,不争一时之利,更不争一时长短,要学会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总之学会做有品格的商家,谋长远之地。何为长远?多年和远地。

熊桂等人提出商行要象摧锋当年一样有规矩,有行规,大家依照规矩办事,自然后聚心齐力。

邓紫光对相关提议人给予奖励,要求大家为适应商行的发展制定始安商会的会约。

有官差来访,让邓紫光去广西宣慰司一趟,邓紫光心想这史格消息真是灵通。

史格没在宣慰司府在,张兴祖毕恭毕敬接待邓紫光,说史大帅在唐观,探花郎请移驾前往。

邓紫光从帅府北后门上了一个便轿,从轿窗看两侧有差官相护,一路到大唐观。

大唐观是一组砖石建筑,受战争的影响较小,帅府花钱修复后成为府产,不再对外开放。张兴祖引邓紫光入偏院,看见史格陪一身着道袍老者品酩。邓紫光见老道坐主位,史格作陪,想到入唐观时看见外面有百户军官把守,院内有千户军官值守,邓紫光知道这才是今天的主角。他先向老者行礼,再向史格见礼,口称见过两位大人。

史格向邓紫光介绍这是湖广行省的老父母,丞相阿里海牙。邓紫光再次向老者行礼。阿里海牙道我知道你,七年前了,因为什么事,我忘了。后来你在广西府学是崔斌的同窗,然后你在廉州。

邓紫光再次行礼:感谢丞相大人当年不杀。

阿里海牙:哪有那么多杀戮?为收广右流兵,让你任招抚使负责归农军及招抚俚僚事,听说你回来,想找你来聊聊,你坐,你坐。

邓紫光在一旁茶几边坐下,立即有军官给他提来一壶煮沸的茶汤,与及松糕、马蹄糕、菱角、姜糖、话梅、金桔干脯等点心。史格示意邓紫光喝茶,邓紫光这才自己动手沏茶,品酩。

史格问邓紫光招抚与安置的情况,邓紫光介绍一些情况,两年来安置十八栋近两千户归农军和俚僚,开田共八万亩,在中旱田有五万亩,过二年水利修成,这五万亩会有两万亩成为水田。

海牙关注能否吃饱肚子,听邓紫光说人均三百七十斤细粮后海牙点头。邓紫光介绍全靠卖山货,才解决耕牛、农具、修路桥、办小学等问题。听说邓紫光办有小学了,史格表现出极大兴趣。当邓紫光说到还建有道观,在道观里有女学,招收女子入道观学习桑植,识字,算术。海牙问为什么要在山中办小学和女学,甚至建道观,邓紫光回答言简意赅:为了移风易俗。

好在邓紫光为复燕珏金的信函,做过一番认真的总结,回答阿里海牙时不仅能迅速且完整的回复他们的问题,还能说明各种问题的历史沿由及演进。

交谈到掌灯时节,三人边吃边聊。

丞相问邓紫光现居何官,邓紫光道紫光无官,当初授抚獠招讨使,就一直以招抚使之名理事。

阿里海牙笑道:你倒是个能干事的人,没饷没粮草,没官没兵,你就这样干事,还干成了。是我大意了,老夫给你赔个不是了。史大将军(史格实授定远大将军,武十五级),自己的人受委曲了都不知道维护,你也当罚。

史格向邓紫光举杯:探花郎受委曲了,本帅向你赔个不是,今年绩考时,本帅定为你解决五品文官的职位,补发你这几年的俸给。

邓紫光连声拒绝,这是自己份内之事。况且自己取之于民,靠经商也能得年俸几百两银,请两位老大人勿为自己所念。

阿里海牙道普天之民莫非王臣,不是你所养,你是代天子行政一隅,探花郎休要拒绝。

邓紫光立时被自己吓一跳,刚才自己以下蓝山之民养自己而拒绝史格要为自己授官,岂不是要有不臣这心了?被人在此捉柄的话就不好了。邓紫光被自己吓了一跳,立时闭嘴,不敢再出声拒绝。但心里却在盘算如何逃避要给自己授官之事。

粟英到仡伶药局,这是每月一次的坐诊时间。她告诉邓紫光,北山马家寨与过界山来抢占林场,夫人说不要与他们争,等你回去再说。

邓紫光心不在焉地说夫人即说要我回去再处理,说明不是很急,过些日子再说。

粟英要去栖霞寺会一游僧,这游方药僧不仅走遍岭南山川,撰写了一册《岭外草方》,还将岭南各种珍奇草木采了样本,有的种于各地寺庙,有的作干本收藏于身边。粟英虽然对草药有天生的领悟力,毕竟没有走过那么多山川河流,没有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