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使勾管静江府(1 / 3)

史格将邓紫光当作广西宣慰司最亮的仔,隆重推荐给江南诸道行御使台。史格的三年一大考,也是史格帅广以来的第二次考绩,就全看邓紫光这张脸面够不够光鲜。

邓紫光刚掌府库,就被崔斌勾管、绩考,从恤助经费,回籍勘合(官员任满后无过错给予回藉银),到在任官员的买煤炭助银,禄饷、车马银,甚至各衙门服务的衙役人数及银数,均由府库管理。

邓紫光虽然不是很明白,全靠曹县及一干老吏了得,一一将府库往来帐目理顺说明。

查完府库,邓紫光以为没有自己的事,却被史格再次提溜着听候垂询。

果然被问及为什么广西每年转移支付几十万缗问题,崔斌对广西财政年年赤字表示不解。史格被问得哑口无言,把目光频看向邓紫光。邓紫光躲不掉,只好起身汇报:

依据可查证资料,广西年年赤字已近三百年了。比如前朝广西盐法记载:广本土瘠民贫,自侬智高平,皇祐年的朝廷岁赐:

湖北衣绢四万两千匹;

湖南絁一万五千匹;丝棉一万两;

广东米一万二千石;

提盐司(国家盐业公司)盐一千五百觔;

韶州涔水铜五十万觔;

总计诸路赡给广西一百一十万缗

(以上文字是宋朝《岭外代答.广西盐法》原文。今天广西一般公共性预算情况,各位自己度。)

说到这邓紫光小心看一眼崔斌,见他眉头紧锁,知道今天这事难过关了。清清嗓音又道:五年来广西的一般公共性预算收入与支出的赤字一直未到解决,从开始的一百五十万缗,每年递四成,去年仅二十万缗,今年约十三万缗。绝对不到当初之十一。

崔斌:请问广西是如何做到五年降低财政赤字过百万的?

邓紫光暗道侥幸,自己走过的地方多,见识多,这方面也算掌握。为掩盖内心中的慌得一批,他俯身道:

其一:得益于民间船运发达,山中物产得以交易到柳州、苍梧。有交易则有盈利,有利就能促产。比如山中桃李柑橘能卖出,山人有了利,就会积极种果。

其二,得益于苍梧联通广东,使苍梧成为广西第一商埠,其税收占广西四分之一,这是以往未有。广西出去的主要有茶、油、桐油、优质木材、麻、水果、金银矿、朱砂、药。广东进来的有粮食、素琉璃、铜铁矿石,车船等等。

第三,商业促进匠作业发展,税收也在增加。

以上是开源。广西府办截流,则是安民,藏兵于民,少了很多军马开支。这个方面就不由我来说了,还请大帅来说如何截流吧。

邓紫光适可而步,他知道个人说多有害。但他把年年财政赤字丑事能说成逐年减负的正事,也算尽力了。

谁知史格并不接邓紫光的话,而补上一刀:小招抚刚才说到每年减四成,今年减到十三万缗。我想问,明年你能不能给我将财政赤字降到平衡?

邓紫光睨视老贼,这家伙在使坏,敲竹杠来了。邓紫光也不客气:广西府已得了始安船行两百艘船,借助商路打通两广,湖广,以商助农,以商助工,扭转局面尚有一线机会,否则,自以为大,小看广东,闭塞湖南,那真正是逆水行舟。

邓紫光暗指这事是你宣慰司的事,别想栽在我身上。崔斌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一老一少。邓紫光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逼着史格往下接邓紫光甩来的锅——如何节流:还请本宣抚司镇抚所向巡使大人汇报如何少花钱又能靖边安民的事。

邓紫光莫名其妙的被史格拉去为他的叙职做挡枪,一番考评下来为广西挥争得了一个中,二个优,总算得了个中上。

看完了纸面上的成绩,本应该巡视各司府,史格极力推荐崔斌去看看始安学宫。这是邓紫光一手操办,办得好是静江府的功,办不好是始安商行的事,与帅府无关。

崔斌听说邓紫光自办学宫,果然有着十二分兴致,也没等邓紫光安排时间,直接起身道这就去吧。我都听到朗朗书声了。

崔斌参观学宫,见约六十多个孩子分四个教室。

如今学宫里城民孩子与俚獠孩子各半,按不同水平分四班因材施教。每班十多个孩子。孩子不多,老师也十分轻松。见邓紫光陪同一个身穿正四品公服的官员进来,大家也不以为意,各自依旧作业。

见有几个带着银饰女孩子,崔斌问怎么会有苗瑶女孩子上学?

邓紫光:贱内行医,有心培养更多的女医出来,她自己忙不过来,所以让这些孩子出来学习文化,见世面,立心立志,将来好协助她。

崔斌:这些都是山里的孩子?为什么不在山里教他们,带出来会不会拔苗助长?

邓紫光:顾不了许多了,山里需要人,外面也需要人,我等不及了,就想让他们早日管理各峒事务,管理始安商行。怎么快怎么来。

一身干净挺拔的周亘在后面抄书,别人此时正在死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