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过年(1 / 3)

有人来找邓紫光去敬酒,张九思不让,怕邓紫光一去不返。邓紫光说我的礼盒在你哪,你怕什么。张九思把礼盒还给邓紫光,让他先去把帐结了。高觿把礼盒一把抢过来说,这盒归我,那帐就不要你结了。邓紫光愣住了,便说这是太子妃给我的礼物,如何就成了你的了?

高觿:你不是没钱付帐准备用这个盒去抵押吗?

邓紫光:我就是把今天全部客人的帐都给解了,也用不着这个盒子呀。

高觿:你知道这其中是什么东西,值多少钱?你打开看过?

邓紫光:不我需要知道。更不需要看。太子当众人面赐我,由太子妃交给我,什么东西不重要,重要是太子与太子妃所赐。我又岂能转授于人?

高觿:你不过是想待价而沽。说吧,你多少钱愿意让我个盒。你说你没看过,我也没看过,我喜欢这盒,只要你出价,我不二还,绝无戏言,张大人给我作证。

邓紫光道你这是一心想我的东西?你出不起这个价。这个价是你将丢失官身。

高觿:你既不愿意出让就算了,何需危方耸听?我正四品,你正三品,我怎么会窥觑你的东西地,而且是皇家事物?

邓紫光:你真的知道这其中是什么东西?

高觿:我当然知道。十年前江南平,宋库藏金帛输内府,分授东宫者甚多,置都总管府,我同知府事,宋金帛文物登记造册多经我手,此盒用料是宋物件。日前东宫备礼也是我手登记出库。先前我不曾注意人交给张大人什么东西,刚才只是一晃眼,我就知道这是我府中出去之物。你既是从太子手上得到,我已知这其中是什么了。

张九思:是铜,礼器?

高觿:不对,往高价值去猜。

张九思:金银器?

高觿:还不如古董礼器呢。

邓紫光:是石头。

张九思笑:石头怎么比金银?

高觿:邓先生说对了,用大样大小或者重量的金银换不了的石头。

张九思叫快打开看看?

邓紫光劈手把盒子抢回来,交给在一旁侍立的秦长芳道收好了,千两黄金都买不到。秦长芳一听,连忙抱着东西就离开,生怕等会被他们抢回去。

高觿:你怎么知道这其中千两黄金买不到?

你说是宋皇家之物,太子妃知道我缺少什么东西,也就是蒙古人最看重的石头。既然这是石头,来自于宋宫中,重量这么重,可见它是数枚各色石头。

高觿:先生惠眼如矩,如同已经瞻观在前。这盒中装的应该是海上过来的。当年进贡宋廷的东西,要远好于鞑子们西征来的东西。因为进贡来的都是百年来最好的。

邓紫光:你见过最好的东西?

高觿:废话,我父从攻黄州,殁于兵,于是我得备宿卫,诏选为太子属官,掌文艺,负责府库及玉工。入库之玉全由我接收并登记入册。此番出库虽然不由我,但要我一上手,就知道什么。

邓紫光:你们都从大都留守司都总管府出身,后官至六部,在丞相之下。该都总管府现为大都路总管府,由忽辛把持。请问十年前,入东宫的那些东西归谁保管?

张九思:一部分依然在东宫,一部分在大都路总管府各府库中。

张九思的话语突然被打断,是高觿将他给阻拦了。

有人过来给邓紫光敬酒,邓紫光只好与张九思告辞,让他们尽管喝好吃好,全由自己结帐。

邓紫光去给张易敬酒,见一熟悉的身影正在离开,还没想起是谁已消失了。

张易与几个朋友在饮酒,见邓紫光到,便向他一一介绍,他们是枢密院调入大都配合十三年一次的大朝典。听闻邓紫光是张易最好的朋友,也还敬一番。

这还没敬完,秦长芳等人将邓紫光拥簇到大堂去,始安商行留守的人员齐齐望着邓紫光,邓紫光感慨于众人的坚守与付出,誓言要发展出更多的分号,让大家都能享受到发展后的好处,成为衣食无忧者。

给始安商行人员一番交流后,邓紫光要回去,秦长芳要陪他回去,被邓紫光拒绝了。街上人很多,也不容易找到马车,邓紫光只好走路回去。南方人不知北方的冷,邓紫光被风一激,立即翻江倒海,脚步踉跄走着,被国子学的学生遇见,把他送回小井房。家中没人,邓紫光只好在厨房的火灶边坐着睡着了。大苗回来看见邓紫光坐在那烤火,知道他没钥匙开门,把他扶上炕去,发现正在发烧,连忙出门去找大医。

年初二,刘贵带着他的继子和新夫人来拜年,邓紫光有气无力的说你的洞房花烛这么些日子了,你也别老躲在菜庄不出来,我给你一张城图,上面有十多个王府的位置,你要去挖粪,先与这些大户联系吧,他们养着人倒屎尿呢,他们不缺钱。

刘贵接过城图后问,我可以把其它家的位置标下去没有?

邓紫光:你要把没标明白的街坊巷也标出来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