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许霄的三条计策(2 / 2)



倭国百姓们纷纷将年纪还小,不足以做事的孩子送到私塾里。

不管能不能学到什么,只要有个人照看便好。

这些孩童往往涉世未深,没有分辨能力,对这个世界又充满了好奇。

他们如饥似渴地接受着许霄带给他们的一切。

而这些,势必会影响他们,乃至整个倭国未来的发展。

其次,随着大汉各种商品的涌入。

倭国内部的商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汉人的商品不仅质量上乘,价钱也公道,又有陈宫操控的官府在背后推波助澜。

倭国百姓们很快便接受了这一切。

到了后来,随着倭国民众对汉人商品的需求越来越大,那些汉人的商人们便干脆在当地建厂,又招聘这些倭国的民众来场里做事。

当然了,他们做的这些事情都是最简单的手工或者是卖力气的活路。

真正涉及到技术的始终都掌握在汉人的手里。

慢慢地,随着工厂的建造,第一批商品在倭国生产。

需要远渡重洋从大汉送过去的商品大幅减少。

可以预见的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在倭国的工厂便可以做到自给自足,自产自销。

而在大办工厂之后,又创造出了许许多多的就业岗位,倭国的民众在工厂打工所得,相比普通人种田所得相差不大,部分工种还要更加轻松。

这就致使许多民众放弃了种田,千万工厂做事,

倭国由此出现不少废弃的田地。

在陈宫的授意下,商人们又将大片的土地以租借的方式收拢起来。

大汉最终崩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世家大族巧取豪夺,吞并土地,导致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所以要论怎么从普通民众的手里将土地以各种廉价的手段夺回来,恐怕没有人比大汉这些世家大族更加清楚了。

而在这两者之后,直百钱造成的影响几乎是立竿见影,也最为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