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村(1 / 3)

仨小今天依旧是玩足球,不过增加了一点难度。

沙亦尘和小刘洋增加了脚尖颠球的动作,翟翟则拉远了一点点传球的距离。

昨天因为不知死活拒绝了翟翟的男孩子们,又找了过来。

他们跟沙亦尘谈着“条件”,让翟翟跟着一起玩,但是得跟沙亦尘他们一队。

沙亦尘理都不理他们,小刘洋面子上过不去,跟他们打着哈哈,“那改天啊,我们今天自己在练球呢。你们玩好啊。”

在几个男孩虎视眈眈之下,小刘洋拉着两人换了个地方继续踢,“真是煞风景的,一点眼力见都没有,我们没必要跟他们一般见识。”

他们也没玩多久就跟着大人们上楼了,明天还要去电视台参加节目动员会,需要好好休息打足精神,这一天天的,可忙坏了。

第一次接触到香江主持人范亮,可把小刘洋高兴坏了——他找到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了!

“我以后也要做范爷爷这样的,美食作家!主持人!节目制作人!”他两眼放光的模样,乐坏了范亮。

再看看其他两个小主持人,也是活泼可爱的模样,范亮放下了接下工作后,一直提着的心来。

其实到他这个年纪了,即便是李家复亲自邀请,也是可以拒绝的。但他决定接下工作,则是因为这是他父辈们的遗憾——遗憾有生之年没能回过故土。

这次有机会,他也想趁着自己还走得动路,多看看祖国大好河山,可以回去告慰先灵。

但两地长期阻隔,加上不同社会制度,造成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他还担心搭档们主持风格不同,会很难配合。没想到他们不是主持新人,就是小萝卜头,一切以他为主导了。

可塑性强,也代表着缺乏经验。

范亮放下心来,同时也知道这一路肯定会出不少问题。便提出了建议,周一正式出发前,大家集中起来把流程多过几遍,争取到时候减少意外的可能。

其他人无有不配合的。毕竟无论是主持的知名度,还是节目制作经验,范亮都是业界翘楚,他们跟着一起共事一场,都是极其难得的机会。

然后他们又发现了意外的惊喜——小朋友们竟然看得懂台本,而且一个个背起串词来,比他们大人还要溜。

多来几遍,他们还能自行调整动作语气,自导自演起来。

甚至在李凯或者于娜偶尔没能接住话的时候,还能及时补上他们的台词。

让林姐都不得不多瞪了李凯和于娜几眼——连三岁小朋友都比不过,竟然是他们电视台的主持人!

三天时间一晃而过。

节目组聚在一起,不仅背熟了台本,还优化了流程,增加了在当地买礼物,然后去看望下一个朋友的环节。

他们星期天下午,还赶着去了金芳老板娘雷敏芝的娘家,拜访了季城知名的季绣大师雷巧音老太太,录制了上门“定制”伴手礼的素材。

当然“定制”的礼品,不过是在雷老太太以往的作品里,选了个符合节目嘉宾特点的。毕竟临时加的,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周一天刚蒙蒙亮,翟翟三人,便在父母陪同下,踏上了录制节目的旅程。

第一站是一个叫清溪村的村庄,是现在红遍亚洲的“甜心歌后”何惜君的老家。

这次也是为了宣传自己家乡,何惜君才难得回来一趟。她八十年代去了香江发展后,一炮而红,成了大忙人。刚好借节目的邀请,回家工作也算是忙里偷闲了。

翟翟他们坐了三个多小时火车,然后换乘小面包车,一路很顺畅,在中午前抵达了清溪村。

村口其实有很好的水泥路,路况甚至比李家村之前还好,都是何惜君这些年赚到钱,给村里捐建的。

但村民们热情迎客,整个路上挤满了人,节目组便停车下来步行了。

众人受到了夹道欢迎,顿时鞭炮炸得红纸飞扬,乐队敲锣打鼓声竟不输唢呐的高亢激昂,树上甚至房顶上都站着人。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李家复返乡时的场景,只是主角从李家复,换成了他们自己。

外景摄制组比他们提前了两天过来,布置了场地,还安排了他们今天的车辆。

长枪短炮架着,村民们有些害羞,但大部分都还是很朴实地咧嘴笑着。期待着接受宣传后,地里的经济作物们,能卖上一个好价钱,他们能有钱盖新房、娶媳妇。

他们走了不到五十米,何惜君便从家里赶来迎接了。

范亮见对方画着浓妆,便知她肯定今天气色不好,“大忙人啊,在香江都好难见你一面,最近在忙什么呀?”

何惜君呵呵笑着,“那是因为我最近不在国内啦,最近在筹备今年的新专辑,还有明年出道十周年的巡演。得亏范先生邀我来录节目,我还能喘口气休息几天,回家见见父母家人。”

“哦?那都准备的怎么样啦?新专辑在内地也有发行么?”这个节目会在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