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了又猜(1 / 3)

这边大人们努力辨认着画像,翟翟看着画像陷入了回忆——好久没有接触到的剧情。

结合她现在的经历,原著剧情里那些被隐藏起来的阴暗小枝丫,逐渐浮出了水面。

比如,女主妈妈苗凤英,救了李家复后,娘家却发生一场她前世不曾发生的大火,烧得精光,父亲死在了里面。

翟翟先前以为,这是后面女主妈妈成长的铺垫。但现在看来,事情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李家复没死成,他是不是曾经见过“苗部长”?

或者李家复会不会在被救后,调查出自己被绑的背后,有“苗部长”的参与,于是伺机报复?

更或者,这就是“苗部长”金蝉脱壳的一计,毕竟都烧成黑炭了,压根没人探究这个人到底是不是“苗部长”。

又比如,女主奶奶一直深居浅出,从不在公众面前露脸。

如果她确实是低调的性格,那也没有矛盾点了。但她偏偏确实并不低调——她喜欢金银珠宝,喜欢大牌包包,喜欢在牌桌上豪掷千金,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

她的爱好里,压根就没有“低调”这个特点。但原著里,强行地把女主奶奶的性格,写成了淡雅如兰。

唯一的联系点,就是女主奶奶她还……喜欢兰花……

兰花……这也太巧了一点。

所以,“有没有可能,兰姐自己把自己卖了呢?”翟翟问道。

方警官只觉得小孩子想象力,果然天马行空的,“这又不是旧社会,活不下去了只好自己卖了自己。”

王副队却打住了他,示意翟翟,“说说你的想法。”

“三十多年前,兰姐怀了孕,她想金盆洗手,但是同伙的‘熊哥’不肯放弃。”

“于是……出于某些原因,她为了隐退,把自己‘卖’进大山里。”翟翟简单陈述了几句。

小陈警官却有疑问,“那她丈夫呢,他能让自己老婆这么做?何况他也消失……”这时,他一拍手,仿佛茅塞顿开,“他或许不是自己想‘消失’的,是有人让他‘消失’的!然后兰姐自己藏到深山里,没人知道她可能杀过人,更没人知道她曾经是人贩子……这么说,就说得通了啊。”

沙知秋猜到了,“你是说,肖永军的生母王小琴,可能就是‘兰姐’?”

“也只是有可能。我就是想象一下,如果我是兰姐,我会往哪里躲,才能让别人都找不到我。肖永军家的小山村,就很符合‘隐居’的条件啊。”翟翟这话不敢说满了,毕竟原著里,并没有这些情节的展开。

然而查案不是推理就行了,他们需要证据证明这些。

如果这一切的假设是成立的,“那么,王小琴的心理防线可不好突破啊。”王吉军全程参与了系列案件,也接触过王小琴本人。

在他们所有人眼里,王小琴就是一个恶毒继母的角色,她狠毒的同时又愚昧无知。在今天之前,他都从没把她,与众多人贩子奉为“一代传奇”的“兰姐”联系起来。

但他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也还好王小琴还在看守所里——因为长期虐待、非法拘禁他人,并且协助他人高考作弊。目前因为相关的案件还没侦破,她还没有移交检察院,他们还有时间来打破她的心理防线。

这时,翟旭“咦”了一声,他正在看“熊哥”的画像,“这一张,有点眼熟。”他拿出来了一张画,递给了翟红霞,“你看看,我感觉眼熟,但是想不起来哪里见过了。”

翟红霞看了半天,没有印象,又递给了沙知秋。

沙知秋端详了一会儿,很肯定,“我见过。”但也是那句话,“不记得哪里见过了。”想遍年纪六十来岁的熟人,都不是,但就是莫名的眼熟。

而即使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也把范围缩小了。

方警官猜测,“‘熊哥’在季城,还在电机厂附近有活动过。”

画像到了翟翟手里,“这不是,游国伟么?他再老十来岁,差不多就这样吧?”

翟旭他们恍然大悟,“对对对,确实像。”,“游国伟更年轻气盛一些,拿鼻孔看人的。”,“轮廓和眉眼确实相似!”

“游国伟……”王副队对这个名字有些印象,“是香江来的那个吧?”

“苗部长”案子里,他只涉及了买卖人口的这一块,其他部分是另一个组负责。游国伟作为那个案件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他还是有记忆的。

但王副队没看过游国伟,也说不上来像不像,只能先记录下来。

这么一来,案子越发迷离了。

游国伟的年纪,他肯定不是“熊哥”本人,那很有可能就是他的至亲——比如亲生父亲。

而游国伟除了他本人,其他亲人俱在香江,是他们内地警察鞭长莫及的地方。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问题。

“那如果游国伟是‘熊哥’的儿子,还跟他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肖永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