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饭团(2 / 3)

他们三人师出同门,都乃程绍礼的学生,元嘉二年,三人同中进士,成了最风光耀眼的少年郎君。

裴谙棠添了盏茶,茶香氤氲缭绕在眼前,使得眼底更漾起忧色,“你我如今身在章州,乐衍独自在京,只怕是孤掌难鸣。”

“嘁,他不是总自诩睿智绝顶吗?放心,他这个人圆滑机灵,吃不了亏。”谢临意收起笑意,难得认真了几分,“可这风云变幻,身在彀中,谁又能逃得过。如今这般,且走一步看一步罢。”

裴谙棠见他专注写着什么,凑上去一问:“你写的什么?”

“给京里去封信。做了恶事,以为到了京里就没人能怎么样他了?”谢临意笑着,“我有的是法子教训他。”

说的自然是李重言。

裴谙棠知道他鬼点子多,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便由着这混世魔王去了。

没过几日,温家刚认回的三公子去酒楼吃酒吃到半夜,夜里回府走到夜阑人静处,突然被人蒙头打了一顿,伤得几日都下不来床。

温照年查了几日都没查到是谁如此胆大包天,敢当街打人。

李重言在燕京仗着家世到处口无遮拦惹是生非,本还以为是言语间得罪到什么人了。

可当温乐衍收到谢临意的信,这才知道李重言被打之事来龙去脉,这下索性连查的样子都不装了,心里还在怪谢临意下手太轻,没好好教训这个蠢材。

挨了记痛打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加之又一直查不到背后是何人,事情又放了几日,温家只好作罢,李重言也只能咬牙自认倒霉。

-

今日又是个阳春里的大晴天,卯时鸡鸣第一声,青砖黛瓦之下升起了几缕袅袅炊烟。凌玉枝也早起蒸了一大锅糯米饭,煎饼吃腻了,今天打算做糯米饭团。

灶里架起的火苗刺啦作响,木柴的独有木香气就在烟雾中微漾。

木甑放在锅里,等锅里的水分重复蒸干几次,这时揭开锅盖雾气升腾,温热水雾扑面而来。

只一瞬,糯香就溢满了整个小厨房。

蒸好的糯米饭最简单的吃饭就是直接拌白糖吃,饱满软糯的米粒咬下去喷香粘牙,还夹杂着一咬就嘎吱嘎吱甜丝丝的砂糖,香甜就随之在口中蔓延。

凌玉枝想起小时候在外婆家,最喜欢吃外婆蒸的糯米饭,放入红薯一起炒,香甜软糯。

在这个静谧清晨,她思绪又飘回故里,她又有些想家了。

此时日光照入屋,家家春鸟鸣,眼前的光景使得思绪终归到回现实。

她给江潇潇和凌若元都盛了一小碗拌着白糖的糯米饭,等到都吃完之后,三人才一同把食材搬出去一一排开,支起了铺子。

桌上放着清一色装小菜的木匣子,里面装着花生碎、油条碎、火腿丁、葱花和香菜。另外还炒了几份土豆丝、腌菜、胡萝卜丁和一大碗肉沫。

晨光熹微,这时路上开始渐渐有了人,等到所有的东西都摆好,陆陆续续便有客人来买朝食。

“凌老板,今日怎的不做煎饼了?”说话是隔壁彩帛店的方老板,一大早看见这边忙稀奇活,赶忙过来凑热闹。

“换换口味嘛。”凌玉枝道,“糯米饭团,方老板可要来一个尝尝?”

被这么一问,自然不好推却,恰好也想尝尝这饭团,方老板点点头爽快笑道:“你们这生意越做越好了啊。”

凌玉枝:“多仰仗诸位的照顾啊。”

她从热气腾腾的木甑里盛上一勺糯米饭打底放在桌上铺着的油纸上,撒上各种小菜,接着加入一大勺肉沫,最后再盖上一层糯米饭。

再把里面的馅料裹紧,捏成团子状,一个比巴掌都稍大,早上买一个当朝食属实扎实管饱。

“您拿好,五文钱。”

早上蒸的糯米饭一个时辰卖了半甑,日头都已升的老高,凌玉枝抬手遮着影影绰绰的日光,极目远眺。

“阿枝,你瞧什么呢?”江潇潇见她往路口张望瞧了好久。

凌玉枝回过神,又匆忙收拾着手头的活,“杂粮铺的沈老板每次我们上门买食材都给我们便宜了许多,我想着等会儿我们也给他送些吃食。”

江潇潇点点头赞同,“是啊,沈老板人真好。”

凌玉枝抬眸,又向巷口望了一眼。

裴大人每日早上都来买朝食,今日怎地没来了,本来还想问问他喜不喜欢吃饭团。

算了,人家日理万机,要忙的事情可多了,也不可能每日都来。

城南何家。

天色微亮,每日负责洒扫的小厮们则开始劳碌起来。

厨房的门一开,阿五正倚靠在门后睡得香沉。

何福知这小子贯会偷奸耍滑,上前一脚踹过去,狠狠揪过他的耳朵,怒道:“大清早不见人,合着藏在这躲懒?”

阿五一个激灵惊醒,不知所措地抹了一把脸,这才发觉自己在厨房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