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校庆(1 / 2)

遇到你的雨天 凯蒂刘 1392 字 9个月前

在童林的加持下,伍蔓洋洋洒洒写了一万字的介绍。她睡前发给童林,第二天一大早就收到了回复。

------

发自:十八铜林

收件人:闪电蔓

主题:Re:校史馆解说词(数学实验基地部分)文字稿

邮件内容:

精准!详实!

(大拇指表情)

不过你有没有算过一万字要讲多久?算你语速惊人,一分钟三百字,光是数学基地你就要讲半小时?

------

读完邮件,伍蔓像是被闪电击中了天灵盖,猛地难受起来。

忘了时长问题!

按照伍蔓的语速,原始讲稿用时差不多四十分钟,已经很是考验听众的耐心。如果她直接把万字解说词加进去,无疑会将这场解说变成折磨。

又急又沮丧的伍蔓,驮着笔记本电脑去上英语课,然后她惊喜地发现英语老师当天有事,找了代课老师。而代课老师讲课速度奇快,四十分钟就匆匆把原本两节课的内容讲完了,第二节课变成了自习。这样,又多了四十分钟来改稿,她兴奋地搬出电脑忘情大改特改。

一万字缩减到了三千字,删掉了复杂的推导逻辑,只留下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的实验原理和结果。过程中,伍蔓咨询了两次童林,他均是秒回,伍蔓露出欣慰的笑。

这一切被邻桌的敏敏看在眼中,她又对这两个人的关系摇摆不定起来。

解说词的终稿完成后,伍蔓给薛老师邮箱发了一封,然后去楼下打印了一份纸质版,带着纸稿去找“秃鹰”。

第一次去,她扑了个空。过了两节课,她再次去,他的办公室里热闹非凡,很多院里的老师都在,包括顾院士,于是她轻手轻脚地离开了。

第三节课结束后,她终于逮住了落单的“秃鹰”。

自从校史馆一遇,“秃鹰”对伍蔓不似以往那么严肃,多了些慈祥,像是对待一个半只脚迈进他门内的准“关门弟子”。

他招呼伍蔓坐下,甚至让她自己去倒水喝,伍蔓应声,但是没敢去。他极为认真地看完了讲稿,张嘴欲说话,但是张了半天又合上了。看了又看,他最终叹了口气,伍蔓心头一紧。

却听他说:“写得真好。”

悬着的半颗心又落回了远处,她想,“秃鹰”这起承转合也太令人捉摸不透了。

伍蔓谦虚地说:“谢谢院长,其实要感谢童林师兄,他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和思路。”

“秃鹰”欣慰地点头,道:“童林还是很优秀的,虽然不是很刻苦,有时候让我头疼。但平时你们低年级的同学要是有什么问题,尽管去咨询他。”

伍蔓礼貌地笑笑,点头答应。

聊到这位弟子,他显然提起了兴趣,又说:“像是上次的五校数学交流会,童林当时也是千般不情愿,被我逼着参加,结果也很不错嘛。幸亏他提醒顾院士,说可以去校史馆听听解说打发时间,不然都没机会发现,我们数院人才济济啊,哈哈哈。”

伍蔓在继续听了十分钟教诲后,恭敬地道别,离开了办公室。

她心中的疑问在大声叫嚣,让她无心思考其他。

原来是童林的建议,竟然是童林的建议!

他们第一次在校史馆碰到时,她就说过自己每周二、四值班。所以顾院士一行人的临时参观并不是巧合,而是童林的安排。他为什么从来没有提到过此事?

而且听“秃鹰”的意思,童林原本和他们是在一起的,但是到了校史馆就不见了,这又是为什么?

这些问题盘踞在她的脑中,丝丝相连,织出一个细细密密的网,把她裹在一个甜蜜的氛围中。她不敢跟任何人分享,怕自己其实是在做一场白日梦。

接下来的几天,学校进入了紧张的校庆倒计时。

薛老师为了确保伍蔓的解说万无一失,罕见地单独叫她出来,进行了一番辅导。

校会文艺部虽然不是伍蔓的工作重心,但是该做的活她一件也没有落下。她负责组织的百人校歌大合唱也在数次的练习后,由最开始的菜场式胡乱唱法,变得整齐磅礴。

伍蔓几次在学校里碰到许静静,想和她聊聊自己的感情疑惑,但她都是刚说两句话就称忙,伍蔓不好意思追问。

和童林倒是打了好几次照面。大部分时候是在数院的教学楼,也有两次是在三食堂。他从来都是从容不迫的,远远发现伍蔓,就笑着颔首示意,或者伸长了手臂。

校庆日的前一天,难得下午放课早,室友们听说南门外有果农卖西瓜,很便宜,便叫有车的伍蔓去搬一个。伍蔓骑到校门口一看,便觉得这西瓜一定很便宜,买瓜的人一直从南门排到了公交站台。她赶紧把车停靠在路边,排进队伍里。

仅仅一会儿,她的身后又增加了十几个人。

听到有人唤她的名字,她回头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