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对你的认知(1 / 2)

公园不大,很快就逛完了,时间也临近饭点。

因着郑立源下午需要回警局值班,所以两人在附近的一家面馆填饱肚子后,就相互道别,朝着两个方向离去。

“哼~哼~哼~”,少女轻声吟唱,步伐轻快地走进胡同巷子里。

“青苗,穿得这么漂亮,出去玩啦?”边上,吃完饭的大爷大妈聚在一起闲聊消食,看见穿着白裙子的李青苗,打趣道。

“对呀,去人民公园看荷花了,可漂亮了,改天您也可以去看看。”

“哟,那我改天可得去看看有多好看。”

这时,迎面走过一个抱着孩子的大婶,怀中孩童闭上双眼,酣睡好梦。

“呀,大妹子,孩子玩累睡着啦,累手吧?”闲着的大爷大妈是见着人都要打招呼。

“可不是嘛,抱着可沉了,我得赶紧回去把她放下。”大婶佯装抱怨,唠上两句后就先行离开。

李青苗却呆住了,这小女孩正是在公园里遇到的那个小姑娘,但印象中没在这附近看到过她的母亲。胡同巷小,谁家的人都基本有个印象,混个脸熟。可如果大婶不是小姑娘的亲近家属,一个母亲应该是不会放心别人单独带自己的孩子,也没看见她在后面跟着。

正疑惑着,突然,一个念头闪过,这个大婶该不会是个人贩子吧?可也没听说这附近有谁家丢了孩子。

“哎,大娘,这婶儿您见过吗,我咋没啥印象?新搬来的?”

“哪里,就住在胡同巷子最里面,过了你们家再往后走几十米就是了,你平时估计没怎么往里走。”

“印象里,好像住了挺久的,但具体什么时候搬来的……梅子,你知道吗,好像离你家挺近的。”

“哟,我想想哈,估摸着……是前年年初搬来的。”

“嘶……她丈夫好像是姓王,一家子一起搬来的,还有一个儿子。但平时很少看他们一家子出来走动。”

李青苗一探,旁边的大爷大妈就跟吐豆子似的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堆关于大婶的事情,听起来好像是有点蹊跷,但好像也挺正常的。

犹豫着到底要不要报警,毕竟弄错了也不好,但万一真的是个人贩子,那这小姑娘可就惨了。几番纠结后,李青苗决定先回家,求助母亲。

“妈!妈!”李青苗人还没踏进客厅,呼喊声就传了进来。

“在呢!喊魂呀,这么大声,我又没聋”,李母没好气地回应。

“妈,我问你件事,你见过胡同巷子最里面住着的那户人家嘛?好像是姓王的。”

“见过呀,咋没见过,打过几次照面呢。”

一听母亲见过,李青苗凑近耳旁,轻声说:“我怀疑他们是人贩子。”

“啊!”“妈,你小声点!”

“哦,哦……人贩子?”李母压下震惊,轻声回问,“你这妮子不会是搞错了吧?”

“我也不是那么确定,但我看见她今天抱着的小姑娘很大概率不是他们家的。哎呀,宁可弄错了我们赔礼道歉,也好过……”

李青苗未尽之意,李母心里明了,确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那你要我怎么做?”

“妈,你帮我盯着他们,就远远看着就好,不要冒险上前。我现在赶紧去警局报案。”

“好,妈知道,你赶紧去吧,我会小心的。”

听到母亲的保证,李青苗转身赶往警局,毕竟现在时间就是生命,多耽搁一会儿就多一份不确定。

“呼,呼,我要报警。”

李青苗跑进警局,身体微俯,双手撑住大腿,气喘吁吁地说明来意。

此时,郑立源正在和同事安抚情绪激动的报案人,听见声音,回头却看到了李青苗,立即示意同事稳住报案人,自己上前了解新的情况。

“李青苗同志,你要报案吗?”

郑立源看到她气喘不已,连忙扶着她到凳子上休息,倒了一杯水给她。

“不要急,先喝杯水,顺顺气。”

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干渴的嗓子,正准备说明情况,李青苗就听见不远处传来的悲泣,瞥了一眼就定住了,震惊地望向郑立源,“她不是我们上午在公园遇到的那位母亲吗?”

“她是不是来报案女儿走丢了?”李青苗不禁抓上郑立源的袖子,整个人倾向他,期望得到一个肯定的答复。

“嗯?你怎么知道?是不是发现了些什么?”郑立源站起身,手撑在桌子上,目光如炬。

“对!我刚才在回去的路上看到了一个大婶抱着她的女儿,怀疑是人贩子,就赶紧来报案了。”

“我也问了巷子里的人家,她就住在我家那条胡同的最里头,出来前我也让我母亲去盯着他们的动向了。”李青苗连忙补充。

闻此,郑立源立马转头,“老赵,有群众发现了失踪孩童的踪迹,立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