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名与号的历史(月初求订)(2 / 2)

后,并未发现中毒的痕迹。

在层层疑云之中,时间不断推移,身亡之人亦是越来越多,终于在某一天,其中的共同点被人们发现。

不管男女老少,无论这些人是否身负修为,他们皆有着不小的名气,或是一方守将,或是江湖上成名的高手。

这一变数,直接影响到了双方战局,待找到真相并将幕后之人诛杀,早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而亡。

不过,终归是破桉了,那幕后之人,乃是以真名施术,方能做到杀人于无形。

那名将其诛杀之人,则是因为隐世太久,他人只知其号,不知其名,故而幸免于难。

消息一出,轰动天下,顿时掀起了一股改名狂潮。

因为,谁也不清楚,是否还有他人掌握着类似手段,谁也不想死于非命,唯能以此自保。

事实证明,这确实不失为一种方法,后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旁门手段,比如「呼名夺魄术」「钉头七箭书」等等,或是只要知晓名字,或是需要辅以生辰八字。

因为已有防备,是以后续造成的伤亡,较之先前大幅度减少。

在武王一统天下之后,此类咒术尽被废除,修行此类法门的旁门之人,亦是尽数伏诛。

自那之后,或许是为了预防这种已经失传的咒术死灰复燃,又或许是仅仅作为一项习俗,这种奇特的取名方式,终究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甚至还根据时代变化,而有所演变。

行走江湖之人,不仅有“名”,更有“号”,普通人或许不在意,三教、世家等传承许久的组织,却将其一直延用至今。

名字只能有一个,称号却能有无数个,行走江湖,有一个响亮的名号,还是很重要的,甚至还有一些不成文的规矩因此而生。

比如,只有起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称号。

江湖人嘛,可以无权,可以无势,甚至可以没有强大的实力,但是,谁都想要一个响亮的名号。

“学生受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