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烫手山芋(1 / 2)

两口子一听这话瞬间就明白他的意思了。

他们也听说这老张家想往外送闺女的事儿了,要按二林子说的,把老张家的小老七要来,以后他们自己再生个儿子,那可不是凑成了一个“好”字儿嘛。

这时候,二林子又抽抽搭搭的说着,“但,但是那孩,孩子要回来,你你们可得当亲闺女养,要,要不你们都得绝户。”

两口子连连答应着,千恩万谢的就走出老林家。

这两口子一回到屯子,也顾不上别的,直奔老张家就去了,进门儿也只看门见山的就问,“你家那小老七没找着人家呢吧?”

这两家人凑到了一起,都没用上半个小时,王家的两口子就顺利的把老张家出生了才五六个月的小老七给抱走了。

因为这老张家的人也觉得,他们家生不出来孩子,自己这闺女要送他们家也挺好,肯定也不能太亏待了她。

王家这两口子抱回去了孩子之后,对这孩子倒还真是挺好,尤其是这个老王,有个词儿叫视如己出,说的就是他了。

他对这个闺女,那可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孩子一旦生个病感个冒啥的,老王着急的满嘴起大泡,就怕孩子有点儿什么事儿。

当时他们屯子的人都说,小老七的命真好,摊上了个好人家,这不比在老张家强多了啊。

时间一年年的过去,转眼到了八十年代,王家这两口子,已经四十多岁了,他们从老张家抱回来的小老七,也已经七八岁了。

虽说当时出马的二林子告诉他们,说这个小老七的八字旺弟弟,可他们这么多年也始终没怀上孩子。

这有一天晚上,两口子临睡觉的时候,老王就跟媳妇说着,“咱俩啊,可能真就是没有那个命儿,得亏当年抱来了这么个闺女,要不这些年都没孩子,以后都没有人给咱俩养老。”

媳妇也是点了点头的说着,“是啊,而且咱闺女也挺好的,还听话懂事,今天咱妈说,明年九月份闺女也该上小学了,赶着年前这段日子有时间,咱俩哪天领她去把户口办了吧。”

在那个年代,孩子临上学之前再去上户口的事儿并不少见。

王家这两口子也是没怎么拿这上户口的事儿当回事,要不是他家老太太提起来孩子上学得有户口,他俩也想不起来这茬儿。

就在他俩商量着准备带孩子去上户口的时候,开始实行了计划生育。

当时倡导的是,少生孩子多种树,生男生女都一样。

王家这两口子也想着,好歹自己家也算是有个闺女了,倒也没太拿这计划生育当个事儿。

可好巧不巧,这时,王家的媳妇竟然怀孕了。

刚开始确定怀孕的时候,他们两口子都还挺高兴的,毕竟,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了,这是个喜事儿啊。

只是他们刚高兴了没两天,脸上却又泛起了愁容。

因为他们家这闺女要是上学就必须得有个户口,可一旦要是给这个孩子上了户口,那他们再生一个就算是超生了,肯定是要罚款的。

一时间,老王原来手心里的宝,瞬间就变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那天晚上,坐在院子板凳上吧嗒吧嗒抽烟的老王是,被秋天里的冷风吹着,心里也都快凉透了。

他轻叹了一声,跟他媳妇说着,“趁着你现在月份小,过两天咱俩上市里的医院给流了吧。”

一听这话,他媳妇是猛的窜到了老王的面前,有些激动的说着,“这是咱自己的孩子,咱俩盼了这么多年,终于来孩子了,你竟然说不想要了?”

她插着腰,瞪圆了眼睛的看着老王。

老王摇了摇头,又叹了一口气的说着,“哎,那咋整,现在也不让再多生了啊,也不能不给咱闺女上户口,不让她上学了吧?”

他媳妇依然是插着腰儿,声音高亢的说着,“不上就不上,你倒是上过学,不一样在这儿种地啊,也没看你有啥大出息,当时那算卦的二林子都说了,这闺女旺弟弟,我肚子里这要是个儿子,你舍得为了个丫头不要儿子了?”

老王低着头,眉头紧锁,他心里也是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的,可却也不知道这事儿该怎么办了。

媳妇一摆手儿,又说着,“你少给我整那憋了巴屈的一出,要不然,就给她还送回老张家去,咱们给他家白养了这么些年,也算是不错了,搁他家饭都吃不上,哪儿能长的这么水灵啊,反正我肚里这个是你亲儿子。”

说完,媳妇一扭头,回屋了。

老王想了想,也觉得媳妇说的有点儿道理,当天晚上,他就去了老张家。

可他刚把自己想把孩子送回来的意思一说,老张却是连连摇头,愁眉苦脸的说着,“老王啊,当时我是可怜你家没个孩子,才把小老七给你们的,你也说了你肯定好好养,你说说这现在,我家这些个孩子都整不过来呢,你怎么能说给我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