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针锋相对(1 / 2)

随着声音由远及近,一个身材婀娜的身影出现在了乾清宫的殿前。

女人二十几岁的年纪,唇红齿白,青丝如瀑,身上穿着一件明黄色的长袍,上面绣有凤纹图案。

这种凤袍全天下只有两种人能穿,一是宫中的皇后,二是后宫的太妃。

看着面前这位年轻靓丽的女子,陈无风的脸上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

这女人名为李秋楠,虽然生的年轻,但却是如今的后宫之首,当朝太妃。

先帝励精图治,从太祖皇帝手中接过了这个尚不完善的国家,用整整几十年的时间将这个国家治理成了雄霸一方的存在。

无论从功绩还是从贡献,先帝都可谓是功高至伟。

可是唯独面前的这位太妃,却成为了先帝临终前的一大污点。

李秋楠能够入宫还要多亏了左相李道然,她是李道然的远房侄女,因为早年家道中落,父母双亡,所以才被过继到了李道然的府中,成为了李道然的义女。

李秋楠生的靓丽,再加上工于心计,所以便成为了李道然手中的一枚棋子。

李道然原本是想将李秋楠引荐至宫中,让其顶替裴东煌成为陈无风的太子妃。

那时先帝虽然在世,可是却也已经是风烛残年,逊位之事也早已经提上日程。

李道然这个计划原本的确可以成功,只可惜原本应该被送到陈无风床上的李秋楠竟然阴差阳错被先帝选中。

先帝觉得李秋楠像是自己的皇后,于是便将李秋楠留在身边伺候自己。

先帝那时已经是病入膏肓,可在临终之前为了保全李秋楠的名节,却还是将其册立为皇妃。

在李秋楠被册立为皇妃三天之后,先帝驾崩。

李秋楠顺势晋升为太妃,陈无风登基称帝。

李道然的计划虽然没有成功,可是他随即发现陈无风竟然如此昏聩。

他丝毫没有继承到先帝的治国智慧,反倒是对自己言听计从,将朝中所有事物全都交给他来处理。

如此一来,李道然便顺势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权臣。

而李秋楠则只能空居于深闺,做起了有名无实的太妃。

李秋楠名义上虽然是太妃,可实际上却只是宫中的一个吉祥物。

按理来说陈无风与她应该是没有任何交集可言,可是如今这位太妃突然现身于此处,这却不得不引起陈无风的注意。

若是这么算降下来,那他恐怕还要称李道然为外公。

不过陈无风现在已经决定要对李道然下手,那自然不会有任何的顾忌。

他唯一担心的就是李秋楠会插手此事,要知道大夏可是早有严令,后宫不得干涉朝政。

李秋楠要是真有胆量过问此事,那他陈无风也就只能对面前这位千娇百媚的太妃不客气了!

不过双方还没有到撕破脸皮的地步,更何况李秋楠现在还没有表明她的来意。

陈无风就算心中有再多的思绪,现在也只能满脸堆笑的应承下来:“母后说的这是哪里的话,您能亲自来访,儿臣不胜荣幸。”

“只是如今已是深秋,母后要想探望,那只要让身边的太监通禀一声,儿臣自然会去拜见母后,何劳母后亲自动身呢!”

“陛下日理万机,哀家不想耽误你的时间,哀家算准了你此时应该正在用膳,所以才想来此探望!”

“母后说的甚是,儿臣扶您!”

陈无风走下台阶,从随行宫女的手中接过了李秋楠的手。

李秋楠的小手柔弱无骨,轻轻搭在了陈无风的手上。

陈无风扶着李秋楠走上台阶,随后便见到了正在此处用膳的裴东煌,周轻柔两人。

见到李秋楠,两人也纷纷请安:“臣妾拜见太妃!”

李秋楠闻言挥了挥手:“免礼吧,没想到你们两人竟然也在陛下的宫中用膳!”

除非皇帝赐宴,否则妃嫔是不能在皇帝的宫中用膳的。

宫中规矩繁杂,只是陈无风并不注重这些。

见李秋楠提起此事,陈无风当即接过话题:“近来北方突遭旱灾,百姓食不果腹,儿臣要求宫中节约开销,以做群臣表率。”

“御膳房准备的饭菜儿臣一人也吃不完,所以便将两位爱妃叫到此处,这样不仅能够增进感情,同时也能避免浪费!”

李秋楠闻言微微点头:“难得陛下体恤百姓,竟然能为百姓做到如此地步。”

“不过就算是要节省,也不能从陛下的口中节省,哀家身为后宫之首,理应为陛下做这个表率,明天开始就让将后宫一切供奉减半,也算是哀家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心力!”

“儿臣替天下百姓谢过母后!”

李秋楠说话间转头瞥向了桌上的几道菜肴,在看清桌上只有四道菜后,李秋楠不禁皱起眉头:“御膳房这是怎么回事?陛下和两位娘娘的午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