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恳请出山(1 / 2)

闻听此言,王怀笑着摇了摇头:“陛下说的这是哪里的话,老奴之所以留在此处,并不是为了守拙藏私,而是为了能在此处陪伴先帝。”

“如今的天下形势已经和之前有很大的不同,就算老奴现在离开祖庙,再入朝堂,恐怕也无法对陛下起到什么帮助。”

“况且老奴只是一个奴才,又如何敢与先帝相比?先帝治国文韬武略,老奴就算拍马也难及先帝万一!”

“还望陛下能够念在老奴年迈,垂怜老奴,就不要再让老奴过问朝堂之事了!”

王怀这番话说的十分恳切安,却并不是陈无风想要听到的。

陈无风拉住了王怀的手,十分真切的对王怀说道:“王公公,朕知道朕这些年来的所作所为,肯定是让你们这些老臣为之失望。”

“可是朕如今想要励精图治,却唯独缺少忠臣辅佐。”

“朝中虽然也有几位忠臣,比如国丈裴青海,比如右相曹汝言,可他们虽是股肱之臣,在朝中却也是孤掌难鸣。”

“他们能够胜任的事情毕竟有限,朕身边现在还缺少一个能够委以重任的心腹。”

“父皇与您虽是君臣,可是您二位却是交情匪浅,担任了这么多年的掌印太监,您在宫中的声望可是非比寻常。”

“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难道王公公还要继续留在此处养老吗?难道您就忍心看朕一人操劳?”

陈无风这番话说的可谓是十分恳切,到最后甚至直接打起了感情牌。

王怀能够得到先帝如此信任,这也说明他和先帝之间的感情远非区区君臣,主仆所能相比。

听到陈无风这番话后,王怀无奈叹了口气:“陛下,不是老奴不想帮您,而是老奴担心自己无法再胜任掌印太监一职。”

“如今朝中的情况实在太过复杂,老奴现在也是老眼昏花,头脑迟钝,恐怕不能再像当初陪伴先帝那样为陛下分忧!”

“我相信王公公现在仍是老而弥坚,只要王公公愿意出山相助,朕相信王公公还能像当初那样成为朝中柱石!”

三请三辞,这已经是一个帝王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

也只是因为王怀是先帝身边的掌印太监,所以陈无风才能做到这个程度。

陈无风话已经说到了这个程度,王怀自然不能继续推辞。

他无奈叹了口气,同时开口说道:“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老奴,那老奴今日就随陛下一同进宫,希望以老奴残躯能够为陛下分忧解难,只要能够让陛下清闲一些,老奴也算是为先帝尽忠了!”

“王公公能有如此胸怀,朕相信父皇的在天之灵一定也会为之欣慰。”

“朕现在就派人准备车马,接迎王公公入朝……”

次日清晨,金殿之上再开朝会。

群臣在朝堂之上噤若寒蝉,谁都不敢开口说话。

原本喧嚣的朝堂在此时变得十分静谧,而原本拥护李道然的那些官员,现在更是个个将头压的老低,全然不复之前的嚣张跋扈。

反观以前受到他们打压的那些官员,现在却是个个颐指气使,现在朝堂之上的攻守关系已经出现逆转,随着李道然手中的权力被分化,他的这些党羽也不再像是之前那样嚣张。

范统站在队伍前列,时不时的用手帕擦拭自己的额头。

昨日祖庙发生的事情他都已经提前知晓。

那群躲在祖庙里的萨满非但没有对陈无风造成任何的影响,甚至还被祖陵卫全部擒获,打入了天牢。

今天早朝陈无风肯定会追究这件事情,而身为始作俑者的范统,今天肯定难逃其咎。

范统现在正在心中盘算自己应该如何辩解。

却不知道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等待着他!

“皇上驾到!”

随着太监的一声唱喏,群臣纷纷跪倒在地,山呼万岁。

陈无风在一名老太监的陪同之下走上大殿,并端坐在了龙椅之上。

虽然穿越过来已经有几天的时间,上朝的场面他也不止经历过一次。

可是如今看着这些手掌重权的文武大臣齐刷刷跪在他的面前,他却仍觉得心中为之澎湃。

“众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众位大臣纷纷起身,可等看到站在陈无风身旁的那名老太监的时候,他们却全都愣在了原地。

此时站在陈无风身边的不是别人,正是昨日受他邀请,回到朝中继续任职的王怀。

朝中众臣对于王怀可谓是十分熟悉,毕竟当初先帝在位的时候,每次早朝都是他站在先帝的身边。

后来先帝辞世,王怀便前往祖陵随行伴驾,一连数年未曾传出消息。

朝中众臣私下也曾议论过此事,有人认为王怀已经离世,也有人认为王怀已经出宫养老。

更有甚者认为王怀当初已经随先帝一同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