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3章 买厂(1 / 2)

一场拍卖结束后。

众人也陆续散去。

吴有德拉着苏烨在码头拍了照片。

背景板就是那几箱的大黄鱼。

这一整船的大黄鱼,肯定会有当地媒体记者过来采访。

有了这几张照片,吴有德就可以用来给自己公司好好宣传一下。

花1650万买一船野生大黄鱼。

这样的噱头不出名都难。

估计很长一段时间整个码头都会流传着这个新闻。

而他的公司也能借此机会宣传一下,增加名气。

苏烨并不想高调。

收完钱和吴有德互换了联系方式,并表示以后有机会介绍自己的朋友和他合作后就准备离开。

离开前他又拿了几条软中华分给刚才帮忙维持秩序的管理人员。

这点人情世故他还是懂的。

那些人见苏烨这么客气,也都乐呵呵地接过烟。

嘴上也不断说着恭维话。

虽然这次卖掉的大黄鱼远远不及他空间海洋里的千分之一。

但是苏烨短时间内是不准备再卖大黄鱼了。

毕竟能网到一次可以说是你运气好。

钓到两次那就会引起别人的怀疑了。

好在他可以卖的海鲜选择非常多。

除了吴有德,他在这里还认识了不少收购商。

他准备卖一波鱼后,给自己账户明面上攒一笔启动资金。

加上之前卖军工股挣的钱,胡天旭的这个马甲手上的钱已经有2500万左右。

苏烨准备用胡天旭的身份开一个远洋捕捞公司。

到时候弄几艘大型远洋捕捞船,再聘请几个船员来给自己干活。

只要不亏钱,挣多挣少无所谓。

有了明面上这个海鲜批发公司,他就可以将自己空间里的海产品混在里面一起卖。

远洋捕捞有一个好处就是进口关税和进口增值税全部免征,视同为境内捕捞一样。

然后是企业所得税全部免征。

甚至还有远洋船员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

华国现在的政策其实是支持远洋捕捞业。

原因也很无奈。

这几年由于疯狂的捕捞,近海的鱼资源已经快枯竭了。

所以只能鼓励渔民去远的地方捕捞。

不然就真的要坐吃山空了。

当然远洋捕捞这种活可不是普通人能做的生意。

首先就是你得有钱。

先不说一艘远洋捕捞船的价格。

单单就你每次出海的燃料费就是一大笔钱。

然后就是远洋捕捞回来后,海产品的加工和出售。

这就需要建一个加工厂,还需要请人。

所以这两千多万就有些勉强了。

远洋捕捞的事业还没这么快搞定。

在这之前苏烨已经找中介和代理公司帮忙询问有没有出售的加工厂还有注册公司等事宜。

这种生意早就有人做了。

现在市场竞争其实非常激烈。

好资源基本都被一些大公司给垄断了。

也就他手上有着独一无二的资源,不然还真不敢轻易下场。

在码头这边留了个标记后。

苏烨又传送回了福城。

除了浙省的码头,闽省这边也有不少大型的码头。

苏烨准备去不同的地方转转,顺便出售一些珍稀渔获。

这样也不会太引人注目。

半个月后,中介公司的人联系到了苏烨。

说已经给他联系到了一个正在转让的海产品加工厂。

是一家专门给渔业公司加工海产品的工厂。

自己也做一些海产品加工的生意。

苏烨跟着中介来到了这家准备出售的工厂。

工厂位置在福城隔壁的云江市。

云江市靠海。

这里可以说是闽省的远洋渔业基地。

当地政府为了扶持海洋产业,也有不少的政策上的扶持。

所以这里的捕捞业非常大发达。

工厂离码头也很近,周边的交通也比较便利。

加工厂规模也还算可以。

三千平的加工厂,加工车间就有两千多平。

工厂里的工人也有三十号左右。

这样的加工厂在云江市其实非常多。

发达的捕捞业带动了不少相关产业发展。

所以这附近的工厂大多数都是加工海鲜类的。

苏烨也挺好奇,在这样的地方开一家海产品加工厂居然也会倒闭。

问了一下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