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终于搬新家了(1 / 2)

王老太从包袱里翻出一根针,又在灶台上生了火。

把针放到灶台上烤了烤。消了一下毒。

然后拿着针走到小米身边,一只手拿针,一只手托着小米的手。

把水泡一一挑破。

小米看着王老太认真的样子,说道:“奶,没事的。我不疼。

是我觉得好玩,非要去砍树的。你别怪大伯了。”

王老太没说话,挑完水泡以后,就自顾自的走了。

小米追了上去,看到王老太坐在地上正在发呆。

迈着小步,一点点朝着王老太蹭过去。

直到两人挨在一起后,就乖乖的靠在王老太肩膀上陪着她。

王老太自顾自的发了会呆,叹了口气。

把小米抱在怀里,期间还小心的避开了小米的手。

“乖宝啊,奶知道你从小就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心智成熟又孝顺。总是不忍心让我们受一点苦。

但是有些事是他们必须要做的。

你不用把每件事都压在自己身上。

奶只希望你健康,快乐,平安的长大就行了。”

小米躺在王老太怀里,听着王老太的话。闷声闷气的说了句“嗯。”

原来王老太早就看出了小米的心事。

从小米出生开始,她就享受着这个家所有人无条件的宠爱。小米总是想回报什么。

因此逃难的路上,她总是担心家里人累着怎么办,饿着怎么办。

现在也是,总想把所有事情都解决好。

却忘了这个时候。他们也在担心着小米。

小米想明白以后,也不再纠结。

总归现在是一家人都在一起。

平平安安的,比什么都强。

更何况,她们现在可还是有一百两黄金呢。

至于其他什么的,都慢慢来吧。

“奶~我没吃饱。还饿呢。”

王老太听到小米的话,便抱着小米回去了。

这时候其他人已经都吃完了,张杏儿正准备抱着木盆去洗碗。

看到王老太回来了,说道:“娘,饭菜锅里还有呢。你和乖宝再吃点。我先去洗碗了。”

说完就抱着木盆去河边洗碗了。

王成子这是时也凑了上来。

“娘,青砖买好了,一文钱一块。

我先交了二两银子的定金。

剩下的等砖送来再给。

另外,泥瓦匠也找好了,人家明天过来,是一个老师傅带着三个徒弟。

到时候我们也可以一起帮着干活,这样快一点,也能省点银子。

老师傅姓张,一天三十文,徒弟一天二十文。中午管一顿饭。

张师傅说大概一个半月能给我们建好。”

说完把剩下的银子都放在一边。然后拿着柴刀上山了。

他们准备先盖个草棚住。所以要上山砍些白茅草留着搭棚子用。

下午的时候,钱里正就把地契和房契都送了过来。

“这次多亏了成子了。我去县衙盖章才那么快呦。”

“哪的话,还是凤城的差爷们做事利索。”

“啊!对对对。多亏了差爷。”

钱里正知道这次肯定是县令上下打过招呼了。才会那么顺利。

不过看王家不往上搭话,就也跟着打马虎眼。

送完地契,刚说几句话钱里正就走了。

所有人都开始愉快的忙碌起来。

要抓紧时间把房子盖好,还要趁着地没冻上。抓紧时间翻上一遍。

这样来年才会有个好收成。

因为在大青山上都挖了不少药材。现在各家手里都有些银子。

这次基本上也都把银子买了地。

这让他们觉得日子很快就要好起来了。

想到这,大家伙干的更起劲了。

———

忙碌的时间过得飞快,眨眼间冬天就来了。

赶在下雪之前,王家的房子也终于建好了。

上梁的时候还特意算了个吉日,

按照规矩请太公(姜太公)后,在房梁的中间贴上一块红布。把用红纸写的“上梁大吉”贴在两头。

又祭了梁。然后才开始上梁来。

让几个壮汉爬上墙头,在上面拉着梁,下面也有人往上送着。

张师傅在下面大声喊着“下有金鸡叫,上有凤凰来,大家加把劲,华堂盖起来。”

汉子们随着他的吆喝声使着劲。终于顺利的把梁上好了。

这时,老王头和王老太穿着崭新的衣服,爬上了梁头。站在梯子上。

红光满面的往地上撒着花生和一点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