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蛀虫(1 / 5)

“哈哈哈,朕今日甚喜!”

“自前明以来,史书、史论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大都千篇一律,鲜少有崭新的观点。”

“那也是朕现在还在细读二十四史的缘故。”

“隋唐岁月的史论,天下百家百论,小神医今日所言,可为新意!”

“甚好!”

“魏之北魏,六镇之事,武川镇、陇西、关中……诸方形成的关陇贵族集团!”

“关陇贵族!”

“至此,也如你所言的西魏、北周、隋、唐……一位位天子皆出自关陇贵族!”

“天下有变,也是关陇贵族之变。”

“八柱国、十二大将军!”

“惜哉,周武帝身死太早,否则焉得有文帝杨坚欺负人家孤儿寡母?焉得有隋朝?”

“以周武帝之谋略,周朝当为盛事!”

“惜哉,类似之事,也出现在隋朝身上,文帝固然雄才大略,炀帝虽也不错,奈何……如你所言,做事过于急躁,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欲要将数十年、近百年的事情压缩至数年解决,甚至于欲要依靠一些事情解决。”

“嗯,如今细细想来,大业起义稍有所成的人,皆关陇贵族出身居多,就算非他们,也是相连许多。”

“李密!便是其中最为显赫的家世 !”

“李渊!”

“李世民!”

“科举、迁都、攻打高句丽……,的确,帝王功业,皆权势一身,岂能容关陇贵族这般不正常的现象一直存在?”

“文帝有所压制,却过于柔和。”

“炀帝又太过于霸道。”

“高祖李渊有那般事。”

“太宗有所成,凌烟阁功臣之列,出身关陇贵族的不多,然而……五姓七望之人不少。”

“科举取士应运而生。”

“……”

“……”

“妙哉,妙哉!”

“你这般论史的眼界,实在是很有独到之处,将数百年的事情直接拉成一条线!”

“关陇贵族集团,起源于六镇,兴盛于宇文氏一族的周朝,在隋朝被压制,在李唐一朝代被解决。”

“五姓七望也在李唐之后的战乱岁月被解决。”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流水的庙朝,千年的世家!”

“宋之后,何有千年世家?”

“科举之道,兴盛随运!”

“哈哈哈,小神医,你此番论语,可为大家之论,朕甚是欢喜。”

“朕很是欢喜。”

“李福全,吩咐御膳房,今儿,朕要要同小神医一块用膳,长乐……你笔记的如何?”

“朕接下来要好好琢磨琢磨。”

“定要好好琢磨琢磨。”

半个时辰之后。

微风隐隐拂过的凉亭之内,上皇大笑欢喜之音不住而起,时而夹杂不住的踱步橐橐之声。

轻捋颔下如雪之须,看着面前这个年岁不显的少年人,万万没想到,读史竟会给自己这般大的惊喜。

新论!

自己想要的就是新论!

小神医所言就是新论,完全就是崭新的观点!

以自己数十年来的读史之悟性,自然能够感知小神医所论的价值,很有价值!

绝对很有价值!

不仅仅提出了所谓的关陇贵族集团!

还有他读史的法子,以及论史的观点和看法!

小神医论史并非着眼于一朝一人,而是着眼于宏大岁月,进而抽丝剥茧,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个法子很好!

甚至于二十四史都能够以崭新的思维再次一读,越是品味,越是觉得精妙。

喜不自胜!

喜不自胜!

瞥着从刚才开始,就在不远处书案执笔记录一些要点的长乐,走了过去,取下一张。

稍有阅览,更是不住颔首,长乐记忆的很多。

而且,就算没全部记下,也是无碍,小神医就在眼前,可以好好说道说道的。

还是忍不住的欢喜,不住给于赞誉。

进而吩咐随伺的李福全。

“是,上皇!”

李福全也是满脸欢喜,许久没有看到上皇这般高兴了,自己也高兴,当即亲自派人去御膳房吩咐。

“一桩桩,一件件,千年之事就这样连起来了。”

“妙!”

“长乐,你也有读史书,觉得如何?”

史论!

多一家一姓一事之论,因人论事,因事论人,是以,许多史论都比较固定。

毕竟,事情就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