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臣请出兵!(1 / 2)

至尊王侯 独坐凌霄 1031 字 4个月前

楚云看过去。

果然,就在王石安话音刚落,李勤章立刻再度禀报:“上次楚王和郭将军平定民乱,雷厉风行,这区区匪乱必定人到病除,希望陛下即刻下令,遣楚王和郭将军前往平乱,以安民心。”

就知道这两人不会等太久,现在就露出了爪牙,并且还是獠牙,其目的无非是想把他们生吞活剥了。

都不用脑子想,楚云都知道,这是专门针对他和郭芙蓉的设计。

倒是郭祭酒,看向楚云的眼光不一般,仿佛在看女婿。

和自家的女儿成天在一起,这孤男寡女的时间长了肯定会干柴烈火......

呸!他想什么呢。

苏藏想了想,立刻出班:

“不知道李大人建议此次出兵用多少人合适?”

李勤章是大理寺卿,要是破案找他没问题,可是谈到兵事显然已经超出他的专业范畴。

这位李大人支支吾吾了半天,在朝堂上蹦跶最欢的李秦章最后硬的头皮:“土匪不过一二千人,以我朝军力,五百人即可。相信以楚王和郭将军的能力,一定能势如破竹,大破匪人,诛灭恶贼,还我封州百姓朗朗乾坤,太平盛世......”

“那此次出兵的钱粮,不如什么时候就位?”

李勤章差点没相信自己的耳朵:“钱粮?”

楚云点头:“是啊,难道让这五百人饿的肚子去打仗?”

李勤章一听这个就急了眼:“不过是剿灭土匪,一二千人听起来挺多,实际上朝堂上的大人们谁不清楚,那就是乌合之众。平时那些土匪疏于训练,本来他们攻城劫掠就是一时兴起,其实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按说带上五百精锐过去,不用半天就能收拾掉,我算过,带一天干粮,足够你们讨伐回京,还需要钱粮干什么,一天急行军即可。”

俗话说的好,皇帝还不差饿兵,可是现在李勤章,为了着急让人出兵都不愿让户部承担钱粮。

“李大人的意思我明白,就是想要给朝廷省点费用,又担心剿匪花销太大,可是您要知道,咱们的士兵可不是人人骑马。”

反正楚云已经摆出了态度,不给足钱粮,就别想让老子出兵。

不是我不想打,是你们不给吃喝,没办法打。

别说李勤章,就连吏部赵尚书也急了。

“这怎么能行呢,军情如火,楚王,如果再不想办法,封州一定会生灵涂炭,死伤无数,相信以楚大人的慈悲心肠,肯定不愿意见到这一幕。”

刚才他向户部尚书打了个眼色,看到对方摇头的意思,就知道这次短时间根本筹措不出军粮。

如果是平时,赵尚书也不愿意掺和这事。

可先是李勤章,又是王丞相,同是一派的人,他无论如何也得帮个呛。

等这些催促的人一个接一个出来后,郭芙蓉忍不住也跳了出来:“楚王说的对,没有足够的钱粮赏赐,就是精锐也折三分锐气。”

大臣中有的人点头,有的人摇头。

“出不出兵,也不是我等来决定,一切都得听陛下安排。”

这下,皮球又踢到了姜筠月这边,所有人等皇帝的意思。

这个时候,心情最复杂的莫过于姜筠月,她一脸为难的看了眼林青鸾。

亦师亦友的关系让两个女人相处融洽,而林青鸾的想法也比姜筠月高超不少,悄悄来到龙椅后面压低声音说了几句,姜筠月清了清嗓子,然后问道:“丞相打算派出什么兵?钱粮要出几何?”

“回禀陛下,因是剿匪,老臣认为步兵为主,粮食三日足矣,以楚王和郭将军之能,必然大获全胜。”

“够吗?”

姜筠月冷笑,“那剿匪完怎么赏赐呢?”

这一刻,王石安这才知道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自古行军打仗,哪个不是论功行赏,他们光想着出兵,忘记给钱粮,现在给点钱粮,又来要封赏。

姜筠月的脸色相当平静:“论楚王之功,多些金银赏赐罢了,可是郭芙蓉呢?”

“陛下,不如等他们回来再说,万一他们功亏一篑,让匪徒跑了呢......对了,万一他们去的慢了,有匪寇逃了怎么办?”

“你刚才不是说他们一举就能平定吗?”

“臣......刚才大意了,臣只不过是说以他们之能应该差不多,可没说他们不会放跑匪徒。”王石安的额头已经溢出道道汗水,开始胡说八道。

姜筠月问道:“那这个兵该怎么出?”

“那就以三日为限,将来如果建功,那就以功论赏。如果楚王和郭将军漏掉匪人,那就再以罪论处——”

姜筠月脸色大变,真想一巴掌甩到王石安的脸上。

即使攻破匪徒,谁敢保证一个不差,他们明显这是在为难人。

而在皇帝龙椅不远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