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拉下水(1 / 2)

至尊王侯 独坐凌霄 1014 字 4个月前

有些话不用说太明白,但是大家都明白。

王石安的这一话似是一块石头投在了平静湖水中,把吴光明惊得下巴险些掉下来。

吴光明脸上闪烁着不明所以的神色,而眼中同样带着一丝波澜:“恩师,弟子明白,就是辛苦您这边需要废点工夫,弟子这边一定按照您的吩咐去办。”

“对,就是这样,明白了就好。”

王石安抬起下巴,笑着安抚,连忙用手招呼,“那么着急干什么,再坐会和咏儿聊聊天。”

吴光明既然站起来就是奔着打算要走,刚站起身就听丞相似是劝阻,更是一刻也没敢在多待,连忙拱手:“恩师早些休息,弟子这便回了,明日便审。”

王石安点了点头,然后揉了揉太阳穴。

想不到为了一个苏忠卿,自己这边还要搭进去一个人,真当大理寺的这些人好买通,恐怕接下来会越来越难。

离开丞相府时,吴光明走路还好好的,等快回到大理寺的时候,竟然在上台阶的时候,一时不注意打了个趔趄差点摔倒。

旁边站岗的衙役连忙过去搀扶,把全身哆嗦个不停的吴大人扶回了他办公地点。

吴大人这一夜连家都没回,衙役给打回来的晚饭也没吃一口,到了第二天一大清早,布满血色的吴大人连忙再度招呼起众衙役继续开堂。

“还审啊?大人!和昨天一样?如果您没意见的话,属下去安排了。”

向来负责堂审的文书过来,一看吴大人,就知道这人气了个不轻,心想是不是打算要折磨苏大人。

吴光明自然没注意到文书的脸色,而是揉了揉头,连连挥手:“快去,快去,哪来这么多废话,安排好就立刻升堂。”

“是,属下这就去安排。”

晨起不过三刻的时候,大理寺在一堆百姓的围观中再度升堂。

“这么早?大理寺这是为了搞死苏大人不要命了?”有百姓探头探脑在外面鄙视,还不住向旁人打听。

“可不,往上数上一个的那位,好像几十年都没见这么早过。”

“你们说到底图了个啥啊?”

“啥?谁不知道啊!不就是看苏大人不顺眼呗。”

下面的百姓议论纷纷,还不住对守门口的衙役指指点点:“看吧,这些不入流的货色,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也不说对苏大人好一些——”

衙役们也很无奈,两眼无神的看着这些百姓,只能默认自己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对,就当自己耳背。

可是骂人的话太难听了,他们还不能发怒。

衙役们只好两眼望天,他们太难了,之前那批下去守牢房了,再早一批已经全部挂掉。

有个衙役在旁边小声提醒:“喂,别发呆啊,快看,马上就开始审了。”

“看什么啊,你以为和咱们在刑部一样啊?”这名衙役继续望着天,觉得自己为什么好好的刑部不待,会被调到池浅王八多的大理寺来。

如果说衙役们已经是觉得自己无语望苍天,那么在坐台上的吴大人则是一脸绝望。

“苏忠卿,本官再问你一次,那些衙役到底是怎么死的,你说还是不说?”平时说这些话的时候,大人们不是拍桌子就是站起来怒吼,但这位今天可不是,就像是一个几天没吃饱饭一样在问话。

吴光明只要想起昨天丞相答应好的事情,浑身就起鸡皮疙瘩,简直不敢想象手下就跟不要钱一样,随意往出撒。

面对这样的大理寺卿,衙役们也是领会其深意,有气无力地喊了威武,就歪瓜裂枣似的杵在那发呆。

反正结果都一样,屁也审不出来,还不如想想中午饭堂要吃点啥。

“启禀大人,小人愿意认罪。”

“什么?”

吴光明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旁边跑出来大理寺一个书撰吏跪在了堂前,他这么一跪,倒是把所有人都瞬间惊醒了。

这名书撰吏可是那名文书的上一级官吏,是有品佚的。

“启禀大人,是东方家让小的干的,小的今天站出来,实在是见不得苏大人这样的好人受诬陷,良心上实在过不去,愿意认罪。”

还没等吴光明开始审讯,这名书撰吏就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全部说了出来。

他这么一说,倒是把堂里堂外的人轰了个外焦里嫩,都搞不懂这人到底在想什么。

查不到的案子自己还跑出来?

千万别说良心发现,这些年可没人信这个。

刚刚得到消息的楚云来到门口,听到这人说的也是大吃一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我没听错吧,这人是不是疯了,自己把所有的罪名都承担下来?还东方家?”

楚云捏紧了拳头,忿忿不平地向白俊卿说道。

真是好计谋,这是已经不要脸了,随便推出来一个人当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