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发展哪个部?(1 / 2)

至尊王侯 独坐凌霄 1018 字 4个月前

王石安和王咏相互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

这个欧阳宜果然不凡,以前虽说欧阳家不是五大世家,可是现在世家公子的气魄展露无遗。

王石安看向赵甲第,也是问道:“大理寺那边有没有什么想法?”

赵甲第叹了口气直摇头。

这下众人算看明白了。

王石安眉头紧皱:“既然如此,看来户部和大理寺,都要尽快动一动了。”

这边正在商议,同样在楚王府也迎来了姜筠月。

走在女帝身边的林青鸾忍了忍,还是鼓起勇气问道:“陛下,早朝没定下,可以明天继续说,用该用不着这么急。”

姜筠月愣了愣,脸色微微一紧。

能不急吗?

丞相府那边已经汇集了本次科考的头三名。

“慢一步,步步慢,可不能小看了王石安这个人。”

刚才得到消息以后,她和林青鸾立刻换衣出宫,就是想跟楚云商议一下户部的人手。

林青鸾跟后边仔细思索了一番。

在她们要进王府前厅时,林青鸾这才说道:“陛下,大理寺可能要丢了。”

说话工夫,楚云已经迎了出来。

“臣参见陛下。”

姜筠月的脸色一下就变成幸福模样,也没回应林青鸾,率先踏进前厅。

“朕心里着急,就赶紧过来了。”

她这稍稍有些激动地反应,若不是林青鸾早有准备,在一旁伺候的忠伯了解,怕是让其他人看见绝对会认为两人有猫腻。

幸亏陛下过来提前打了一声招呼,苏玲珑没有来凑热闹。

说起来,每次皇帝一来醋坛子总要翻。

楚云见姜筠月立刻换成一本正经的模样,心里一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点了点头招呼道:“陛下,林大人,快请坐下商议。”

难得这么多人在一个房间,无论如何别人也不会多想。事实上,之前府里就已经得到了探子的消息。

知道那几位凑到了丞相府应该还是商议官员调动一事。

楚云心里头也有些不舒服。

那么讽刺,堂堂皇帝竟然无法自主决定一个官职,偏偏这些官员还在维持一个帝国的基本运转,让她没有办法随心所欲。

楚云既然答应好姜筠月,自然就不会放过每一个糟蹋朝堂的人。

“陛下,您和林大人先喝口茶缓一缓。”

得知姜筠月她们风风火火来的,他也没有催促。

果然,姜筠月也顾不上礼仪,吹了吹茶盏上的热气,微微喝了一些,润了下嗓子。

“是不是因为派官之事?”

“朕的心里心急如焚——”姜筠月放下了茶盏。

楚云怔怔的看向姜筠月,静静地等她继续说。

姜筠月想了想,起身踱步走了一圈,这才将目光重新放到了楚云身上:“朕可以不在乎大理寺,但是户部乃是六部之首,至关重大。”

“左大人告老的事我们也知道,陛下是想——”

“左爱卿胆小怕事,许多见解不激进不藏着,可是一直停滞不前。国库空虚有没有他们户部的责任,朕相信应该不止是朕糊涂,手下这些大臣们也不清醒才是。”姜筠月显然是真着急了,直言不讳。

楚云挑了挑眉。

好像跟他想象中不太一样。

他本想着陛下会直接定下某个人,想不到早朝上没有定下的事,急急忙忙就来找他商议。

而且这是摆明了态度再谈,罕见的连林青鸾都没撵出去......

楚云点了点头,他在消化姜筠月说的这些话,也是轻轻地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总之,朕是想的你这边或许有些办法......”

姜筠月眼眸中闪烁着莫名的光彩,“镇国军,就是有些旧人,能不能提拔到这个位置?”

“这么信我?”楚云惊讶道。

“别贫,朕跟你说正事呢。”

“镇国军?”

“对,朕跟林爱卿要了一份资料看到,这次有镇国军的后人在科举之中,有那么几个人......”姜云月嘴角露出笑容。

楚云看向了忠伯:“陛下一定是已经看过他们的资料,忠伯,您觉得谁合适?”

忠伯轻轻咳了一声,来到楚云身边抱拳道:“名次不怎么高......此人名叫陈良书。他是镇国军之后,此人这次中了二甲第十三名的进士,正在等待朝廷启用。

他的父亲和当年镇国军旧案有关,他父亲是军中文书,因为不是武将要职,又正好出去办事,所以逃过一劫,此后一直隐姓埋名......”

楚云默默听着,手指敲着桌案。

要他说,既然是文官之后,那肯定是要一把提上来的。

到现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