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问罪(1 / 2)

至尊王侯 独坐凌霄 1052 字 4个月前

大殿之内,不止姜筠月和楚云、王石安两方人马。

其余朝廷官员也早就被姜筠月召集起来,进入大殿之中。

她准备让楚云和王石安当朝对峙,还镇国军一个明明白白的清白,同时杀掉王石安这头老虎以儆效尤,威慑那些心中有鬼的“猴子”。

此时楚云一声喝出,威势凛然,其余官员都暗道一声不妙。

镇国军一案,朝堂上的官员自然无不知晓,甚至不少人都是当时的亲历者。

当年王石安正是由于清算了镇国军一系,为他们一系立下了汗马功劳,才登上了丞相之位,风光无限。

这意味着要为镇国军翻案,不仅要清算掉王石安这个现任丞相,还要清算王石安背后的一大根深蒂固的派系。

这样的难度有多大,不言而喻。

很多心中抱有浩然正气的官员,不是不想为镇国军翻案,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而且一旦得罪了王石安和他身后的派系,可不是小事,那是真正的杀身之祸。

为镇国军平反的难度越大,也让在场许多官员对楚云越发佩服。

能人之所不能,才是真豪杰。

楚云一语毕,姜筠月拍案叫绝,道:“好!”

她目光看向王石安,说道:“楚云指控你当年谋算镇国军一案,你可有什么说法?”

“臣冤枉啊!”王石安大声叫屈。

“有何冤枉!”姜筠月不依不饶,追问道。

王石安大声道:“楚王口口声声道是我谋害了镇国军,但当年处理镇国军一事的时候,可是前任丞相宋敦甫,宋大人,如何能算到我的头上!”

王石安这一句话说的正气凛然,甚至满朝文武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对。

确实,朝堂之上的官员都知道,当年镇国军的案子发生时,可是由宋敦甫所主导的。

楚云一声冷笑:“我早知道王丞相会如此狡辩,所以我将前任丞相宋敦甫给带了过来。”

楚云微微侧身,露出站在自己身后的宋敦甫。

宋敦甫略微佝偻的身躯出现在满朝文武的目光中,引来一片惊愕。

“前任丞相宋敦甫,不是听说已经死了吗?”

“真是宋敦甫宋大人?不会是假冒的吧?”

“怎么可能假冒,我亲眼见过宋丞相,没想到他还活着。”

宋敦甫作为前丞相,他的死讯很多人都听说过。

据说当年宋敦甫作为前丞相被贬之后,旧疾突发,死在了回乡的途中。

满朝文武的议论之声不绝于耳,有的惊讶,有的疑惑。

王石安身后的那批官员则是目露愤怒之色。

原本宋敦甫也算是他们这方的人,结果却倒戈向了楚云那里,竟然想要为镇国军平分,这是所有人都没料到的。

他们更没料到的是这个老头早已传出了死讯,竟然还活得好好的。

如非如此,王石安早就派出杀手将宋敦甫杀掉,斩草除根,怎么会闹出今天的事情来?

宋敦甫一露面就引起众多官员的震动,只能说不愧是上任丞相,即便退位这么多年,也有着巨大的能量。

姜筠月目光注视着宋敦甫,她知道宋敦甫乃是楚云找来的证人,当即问道:“宋敦甫,对王石安的说法,你可否认?”

宋敦甫迈步上前,看着威严的梁国女帝,心中默默一叹,最后俯首一拜,道:“罪臣,并不否认!”

“哗——!”满朝官员一脸震惊。

他们还准备听宋敦甫如何否认,和王石安当朝对峙,互喷个三天三夜。

结果宋敦甫供认不讳,就这么认罪了?

事情当然不可能这么简单。

宋敦甫接着说道:“臣虽然认罪,但却不认同王丞相的说法。”

“哦?怎么说?”姜筠月好整以暇的问道。

她已经做好了准备,无论宋敦甫给出的证据足不足够,今天一定要拿王石安入狱。

不过若是宋敦甫给出的证据,亦或者楚云给出的证据足够详实,那就能够避免很多麻烦。

宋敦甫抬起头,娓娓道来:“当年镇国军凯旋归来,立了不世之功,原本应该受到赏赐,结果却遭人污蔑,承担了叛国的罪责。”

“屡屡思及此处,罪臣就觉得有愧于梁国,有愧于镇国将军府。”

宋敦甫语气悲恸。

不得不说他和王石安都是官场沉浮的人精,王石安会演,宋敦甫比王石安更加会演。

这种伤心欲绝的神情,没有经历过的人是绝对演不出来的。

光是宋敦甫脸上流露出的这幅神情,要让其他人见了,对他的言辞至少有七八成相信。

当然,宋敦甫所言的也是事实,并无任何虚假之处。

二者结合起来,令人相信的程度自然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