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答应分家(1 / 2)

赵大宝想到娘和几个嫂嫂的性子,如果他真娶了叶知青,爹的猜测很可能会成真,那么分家就是必然的。

赵老爹循循善诱的道:“这是你的终身大事,一定要考虑清楚了,真娶了就是一辈子的事!你想想看,你将来跟叶知青两个人会过什么日子?”

“别人家的媳妇大着肚子,还会想着去挣公分,背着娃也会去挣公分,挣得多了日子就宽裕,能吃饱能穿暖能吃肉。你娶的媳妇干不了农活,只有你一个人挣公分,你以后只能带着媳妇娃儿吃糠咽菜。”

“别人家的媳妇家里家外一把抓,回了家洗个手就能吃饭。你累了一天回家,家里是冷锅冷灶,要等着你煮饭煮菜,等着你收拾屋子,等着你哄娃哄媳妇,你媳妇小手一伸,还问你要钱花,你想想看那是啥日子?你好好想想啊!你确定你要过那样的日子?”

赵大宝翻了个白眼,半点也不上套,身为男人挣钱养家是他的责任,他才不指望媳妇挣的那点工分。

叶知青只是身体娇气,干活慢力气小,又不是不干活的懒惰人,哪会光等着人伺候?

再说这事八字还没有一撇,叶知青答不答应还是未知数,但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娶不娶叶知青,而是在分家上。

赵老爹见儿子沉默,有点心急的道:“大宝,结了婚就是一辈子的事,你要是贪一时新鲜把人娶了,过上几年苦日子就后悔了,我可警告你,咱们赵家可没有出过离婚的先例,咱们赵家也没有出过背信弃诺的混账,你下决定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了!”

赵大宝:“爹!我考虑清楚了!”

赵老爹忧心忡忡的问:“你考虑清楚啥了?”

赵大宝一脸郑重的道:“我考虑清楚了,不用等我结婚后再分家,也不管我要娶的是谁,我现在就要分家。”

赵老爹:……

他的目的是想劝儿子打消娶叶知青的念头,怎么好好的真要分家了?老婆子知道了不得削了他呀!

赵老爹赶紧道:“大宝,你咋想的?怎么就突然那么着急分家了?就非得娶那叶知青不可?”

赵大宝认真的道:“跟叶知青没关系,是我想要分家!树大分叉,儿大分家,这话挺有道理的。我们家里现在有二十三口人了,住得挤挤挨挨,一家人一顿的吃食,一个铁锅煮满都要不够分了。”

“我要是娶媳妇,小三要从我房里挪出去吧?小三还能跟你和娘、小五暂时挤一个床睡,但我媳妇进了门生孩子就是迟早的事,几个嫂嫂年纪都不算大,想来是还能生的,生下来都住哪?”

“大妮她们四个住一屋,再过两年大一些怕是转身都难,就算她们大了要嫁出去,那也得等许多年。”

“有粮都15了,三兄弟住一个屋,过几年他要娶媳妇了怎么办?有粮娶了,底下的几个年纪也差不离,你孙媳妇隔一两年就要娶进门一个,孙媳妇要是进了门,您的曾孙子可就不远了,家里人只会越来越多,不分家日子怎么过?”

赵老爹放在身旁的手有些颤,儿子说的正是他所担心的,他已经为此烦恼了许久,却始终找不出解决的办法。

赵老爹:“你说的问题爹也想了许久,没想出办法来。一年到头来,拼死拼活挣工分,也就那么点钱,集全家之力,也不过是家里人不饿着不冻着,有个片瓦遮身。但分家两个字倒是轻巧,这个家要怎么分?你又想分到些什么?分房子?分钱?”

要分房子?如今一家人都是挤着住,哪里有房子可以分?

要分钱?家里人口越来越多,积蓄却一年比一年少,去年三个儿媳妇每人又给他添了一个孙子,现在是半点积蓄都没了,就剩那几块钱能怎么分??

刚刚大宝说要娶叶知青,他心下就咯噔了一下,除了他前面所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家里没钱。

城里来的姑娘,彩礼钱可贵了,那李招弟就要了八十块彩礼钱,叶知青一看就是被娇养长大的,只怕彩礼钱会要的更多,家里哪有钱给大宝娶这么金贵的媳妇?

家里这么多人,按理来说家里有十一个大人,可真正能下地挣工分的真没几个。

这些年不是这个儿媳怀孕,就是那个儿媳要生娃,怀着孕的不能太劳累,娃生下来要吃奶不能离了亲娘,娃生下来了就要带,吃喝拉撒都是活。好不容易养大一点了,又怀上了,四个儿媳妇加一块儿,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公分。

老婆子年纪大了,身子也不大好了,已经常年留在家里,帮忙照顾怀孕的儿媳和孙子孙女,帮着煮饭喂鸡,忙活自留地的菜园,一家子那么多人,光洗衣、煮饭、打扫这些家务活都是个大工程。

家里十二个孩子,前头四个在上学读书帮不上忙,后头三个一岁大,一个三岁大,正是需要人看顾的时候,中间的四个孩子也才五六七岁,能顾好自己帮着带一下的弟弟就挺懂事的了。

光四个孩子读书,一年的学费加上纸笔费,就要花小二十块,家里前些天还在吵吵,就是因为家里没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