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讲题(中)(1 / 1)

讲台上的许凌川,非常详细地跟同学们说明了试卷批改的规则。

“你们明确写出了‘热带沙漠气候’以后,这个时候应该继续阐述一下该气候的气候特点,这个部分也是有分的,而且,这个分值还不小。”

“【热带沙漠气候,夏季气候炎热干燥,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气候比较干燥,有时候可能会有沙尘暴,年平均降雨不超过200毫米。】(2分)”

“对于‘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的阐述,我安排了两分的分值。上面的参考答案里面,只要你答到了其中的任何两点,我都给了你两分。如果你只达到了一点,那么我就给一分。”

“分点得分,每一分的批改,都是有依据的,这个分数绝对不是随便给的。这也是近年来高考阅卷的套路,每道题目答案的打分、给分,尽力做到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一个学生的作答,哪怕是让五个、十个、二十个老师来批改,都是一个分数,没有什么争议。”

“‘热带沙漠气候’的气候特征,这也是考纲范围内的内容,这是要求大家必须要记住的。我不要求你们非常死板地把考纲上的气候特征,一字不差地给背下来。文字可以不一样,但是,你写出来的答案,在内容的含义上,必须是契合考纲上的内容大义的,不能偏差太大。”

“呃……如果你前面的‘热带沙漠气候’没写出来的话,那么后面两分,我肯定是不会给的。”

“最前面的‘热带沙漠气候’,就像是一个答案的总纲,总的纲领,最重要的部分。你连这个答案最重要的那个部分,你都没写对的话……”

“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你后面的内容哪怕都写对了,那是不是也是瞎写的,瞎猫碰到死耗子而已。”

“同学们,沙特是‘热带沙漠气候’,这个知识点,是最基本的东西,一定要记住!你要是连考纲上的内容,都没有记住,你这个题目根据就写不了啊!”

“当然,上面我读的参考答案,这也才只有四分。这个题目一共有六分,还有两分的内容没提到。”

“不过,这最后的两分,就稍微有点灵活了。需要同学们的临场思考能力,以及对应试考试套路的熟悉程度。”

“如果你对应试套路熟悉的话,其实也不难写。”

“【由于沙特气候炎热干燥,生活条件较为艰苦,所以,C罗在沙特联赛的前期并没有适应那里的生活,影响其球技的发挥。】(2分)”

“这最后的两分,你只需要稍微点一下沙特的‘热带沙漠气候’,对于‘C罗’的竞技状态发挥的影响。这个部分,一共是两分。”

“毕竟,这个题目问的是,‘C罗在沙特联赛前期发挥不好的原因’,你也不能只写欺沙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还是要就着这个题目,把你前面单纯的地理知识的陈述,往题目上引一引。”

“其实,这并不需要你真的有多了解C罗这个球星,也不需要你知识沙特足球联赛,甚至,都不需要你知道C罗这个人。因为……题目的最开始的材料里,我都给了你对于这名球星的介绍,生怕有些对足球一点都不了解的女生,不知道‘C罗’这个球星而影响答题和得分。”

“当然,这最后的两分,我也不要求你的答案,必须要和参考答案写的一模一样。这最后的两分,只要你能把前面写的内容引到题目上,写得言之有理就行。稍作分析,就有分了。”

“其实,这最后的两分,只要你能把前面四分给答出来,这两分并不难写。当然,你要是前面四分答不出来,后面两分的部分,你写得再天花乱坠,那这一整道题也是0分。这就是应试考试的残酷性,作为改卷老师,我们需要给同学们分出层次性。”

“一道题目完整地答下来,有对已掌握的知识的阐述,也有分析的内容。两个部分相结合,更能考察同学们的综合能力。”

听着许凌川的讲解,下面的同学们都非常的专注。

对于下面的一众同学们来说,抛开前面二十道离谱到家得选择题不谈,这位“许凌川”许老师讲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此时此刻,同学们都在非常认真地听许凌川讲题,大家的心思被许凌川给转到后面的简答题上,而不是继续关注前面的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