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稻田飘香瓢舀鱼(1 / 1)

这次周东雨以二十道菜方,十个主食方子,重新和四海酒楼签订协议,占四海酒楼两成的收益。

水煮鱼,酸菜鱼,松鼠鱼,麻辣兔头,酱香兔腿,锅包肉,茄子熘肉段,西红柿炒蛋等纳入了招牌后,四海酒楼的生意越来越好。

四海酒楼总店在青州府,青州府的生意比县府的还要好很多,成了餐饮界的龙头老大。

养殖场的兔子可以满足四海酒楼所需,马上就要收割两季稻了,要放水抓鱼了,如今稻田里鱼苗都已长大,毫不夸张用瓢就可以舀到。

萧宁领着赵乐,带村里人挖了一个一亩的水塘,水深不到两米。主要投放自家稻田和那十户人家稻田里的鱼。

放水抓鱼那天,除了自家人,村里看热闹的人围满了稻田。

刘恒也挽起裤腿,进了稻田,结果鱼没有抓到几条,却被萧羽戏称花脸猫,因为他的脸上都是泥水。

除了留下自己吃的和送人的,都卖了萧家,十户每家出鱼五百斤左右,每斤鱼七文钱,大约三两半银子。

除去鱼苗五百文,每家稻田养鱼就挣了三两银子。

这些鱼养在池塘里,每天都可以供应四海酒楼,这样可以供两个月左右。

稍微小的鱼,准备收割第一茬稻子后再放入稻田里,稻田养鱼,经过实践认证是可行的。

而且稻花鱼,鱼更加鲜美,同样的做法,稻花鱼卖的更好。

收割第一茬水稻,西峰县县令罗成,县丞公孙瓒,青州知府唐兴,三皇子刘恒和黄瑜等众人都围在稻田里。

按照周东雨交代,只割稻株三分之二的部位取稻穗,留下三分一植株。

县令罗成交待衙役,都要看好各家各户,监督把这些割下来的稻穗全部放在打麦场,经过晾晒脱粒。

经过称量,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已经超过了往年的最高产二百五十斤。

“按照之前的沤肥通知,两天之后将肥料全部撒在田里,然后注水。等到秋收,每亩至少可以再收一百斤”。

亩产最少可以增加两百斤,而且还是相比最好年头的收成。

皇三子刘恒,当场拍板决定,每家除了留够明年种的种子,其他所产稻子全部由朝廷收购,价格每斤二十文,这是普通稻子的三倍。

因为当时大家都有疑虑,每家只种了十亩左右稻田,亩产三百五十斤,留下一百斤种子,卖三千四百斤,也就是六十八两。

这一季水稻,就收入六十八两,十户人家沸腾了,一下子都脱贫致富了。

萧家二伯萧强,对于自己后来加入的选择暗自庆幸,幸亏没有听败家娘们的,要不怎么能接到天上的馅饼。

如今,家里萧礼在牧场,每月还有一两银子的额外收入。

萧家,在盘龙村不是大户人家,如今在盘龙村说话也有份量了。

那些没有种两季稻的人家,拍大腿后悔。纷纷找到村长家,争取明年可以种上两季稻。

十天左右,留在稻田的稻株上还会再长出稻穗的,只是没有头茬稻穗多。

很久没有去蟠龙山了,如今蟠龙山上的果子也该成熟了。

周东雨,秦升和萧志,赵甲等一行五人进了蟠龙山。先后在山上发现了成片的桃树,梨树,桔子树,苹果树还有山楂树等。

每个位置,都让萧远标记好,毕竟已经进入深山了,如果不标记,下次可能就找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