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大余书店(1 / 2)

“那就有劳殿下了,有殿下的鼎力相助,这快速印刷不是难事,我还是有信心在年底前保证可以印刷出来两万五千本字典来的。”

“殿下,老臣在前朝和大余朝为官数十年,深有体会,百姓难,百姓读书更难,咱们大余朝很多书籍都在世家手里,可以说他们是通过控制书籍,让普通百姓无书可读。

这样世家子弟通过读书学习进入朝中的人也越来越多,从而达到满足世家切身利益。”

“山长的意思是,如果萧县爵有这快速印刷的技艺,咱们就可以广泛印书然后出售,让更多的百姓子女有书可读,打破世家控制的平衡。”

“哈哈,殿下果然聪慧过人。”

“殿下,郑山长,这个提议非常好,一旦印刷厂建起来,有充足的铁匠和铜匠,那就可以快速的印书。

咱们可以把学子们应考时,需要掌握的书籍整理出来,然后大量印刷然后进行售卖,即可以让更多的人读书走上仕途,还可以有利可图。”

“哈哈,萧夫人一语中的。殿下,萧夫人,有没有兴趣成立一个铺子。

萧夫人出印刷技艺和作坊,殿下负责选派铁匠和铜匠,我负责挑选需要印刷的书籍,再出铺子和售卖。

这其中的利润咱们每人三成,剩下一成的利润资助有困难的学子。”

“我看可以,现在就写契约,然后到府衙去备案。”

“殿下,郑山长,我也同意,铺子名字可以叫大余书店。

不过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可以在京都和十三个州府开设读书阁。”

“萧夫人这个读书阁,是做什么用的”侍卫秦升替刘恒问了一句。

“读书阁,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供大余所有人可以读书的地方。

首先要选出比较大的阁楼,划分区域,分门别类把各种不同的书籍摆放到书架上,提供桌椅板凳之类。

大余百姓可以随时到读书阁里面读书,每次每人只收两文钱。

还可以提供无偿借阅项目,有人借阅书籍时,只需要支付相应的押金,在限定时限内还回来借阅的书籍,押金就可以全额退还。”

“这个主意真是太好了,真的能实现吗,这可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

“萧夫人,你说的是真的吗,如果真的可以实现的话,那真是大余学子之福,更是大余百姓之福。

现在百姓之所以读书少,就是因为书贵纸贵,百姓拿不出钱来买这些东西,如果能实现免费借阅书籍,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百姓让自己的孩子读书。”

“哈哈,看来我今天是来对了。”

“殿下,郑山长,这读书阁建起来可是要投入很大的,毕竟需要读书的阁楼,大量的书籍还有配套桌椅板凳,包括要给具体的工作人员工钱等。”

“萧夫人,钱的问题不是事,咱们三人每人先拿出五万两银子,先把这读书阁的框架搭建起来,等你印刷厂开工了咱们再研究具体细节。”

“殿下,你不用多虑,具体细节我可以和郑山长一起研究,你去青州府西峰县推广土豆,红薯和玉米之事更为重要,你尽管去,这面不用惦记。”

就这样大余书店和阅读阁之事就敲定下来了。

刘恒动作很快,带着秦升没有回齐王府,而是直接去了工部。

见到工部尚书宋全,刘恒直接说明来意。

“既然是殿下需要人手,下官一定鼎力相助,而且我会选派技术最好的工匠和铜匠。”

“那就有劳杜大人了,所需要的铁匠和铜匠,你们选好指定负责人,告诉他们工钱少不了,让他们去找萧县爵,由萧县爵安排具体相关事宜,所需要的材料也都依仗杜大人了。”

“殿下,您这太客气了。能为殿下服务是下官的荣幸。”

将这铁匠和铜匠之事安排妥当,刘恒带着秦升又去了宫里。

见到自己那便宜老爹“父皇,儿臣今日进宫是向您和母后辞行的,我明日准备动身去青州府西峰县。

今年在西峰县全面推广种植土豆,红薯和玉米,还有两季稻。

咱们大余朝将来的粮食问题可都依仗这些东西了,所以儿臣要亲自去青州府西峰县坐镇督导,保证今年春耕顺利进行。

而且儿臣还准备在西峰县各乡镇修建储水大坝,应付可能出现的旱灾,保证今年的土豆,红薯和玉米的丰收。”

“好,好,我儿真是长大了,知道为朕分忧了,西峰县有罗成在我还是很放心的,你这次去也要多加小心。

秦升,你给朕记住了,妥善照顾好齐王的衣食住行,如有情况朕叫你人头搬家。

这次去,除了你王府的人,朕再给你派去两百禁军随行,记住了你可是大余的将来,把自己照顾好。”

“放心吧父皇,不经风雨见不到彩虹,不进乡野不知百姓疾苦,作为皇家子弟,就要担起这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