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助农和乡村振兴(2 / 8)

伶花颂 律政俏佳人 6924 字 4个月前

1. 增加收入:农民希望扶贫项目能够帮助他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从而增加销售收入。他们也希望通过技能培训获得更多非农业的就业机会。

2. 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普遍认为改善基础设施(如道路、灌溉系统、电网等)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至关重要。这也有助于农产品更容易进入市场,降低运输成本。

3. 教育和医疗资源:农民希望乡村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医疗服务,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留在农村。

4.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随着环境意识的提高,许多农民开始关注可持续农业实践,希望能够参与到绿色种植和生态旅游等环保项目中。

5. 政策透明度和参与度:农民希望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政策内容,以及如何申请相关的支持和补贴。他们还希望政府能够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6. 社会公平:农民期待扶贫和乡村振兴政策能够真正惠及所有需要帮助的人,避免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分层现象加剧。

7. 长期发展视角:农民意识到扶贫和乡村振兴不应该只是短期的救济措施,而是需要有长期的规划和发展策略,以确保农村地区的持续繁荣。

综上所述,农民对扶贫和乡村振兴的期望是全面的,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多个方面。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政策实现自我发展和社会整体进步。政府在推进相关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农民的意见和需求,以确保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互联网创业农村电商扶贫?

一、电商扶贫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01电商扶贫归根结底在扶贫,总体要求是精准电商扶贫是电商与扶贫工作的融合,电商特征明显,但根本还是扶贫,电商只是载体而不是目的,最终检验成效的是扶贫效果。同时,电商扶贫也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必须要精准到人到户,体现为实实在在的卖出去、挣回来,让老百姓感受到实惠。所以,《意见》的指导思想就明确指出:“以贫困县(832县)、贫困村(12.8万)和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引导和鼓励第三方电商企业建立电商服务平台,注重农产品上行,促进商品流通,不断提升贫困人口利用电商创业、就业能力,拓宽贫困地区特色优质农副产品销售渠道和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渠道,让互联网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从这个指导思想就可以看出,电商扶贫要在贫困地区开展,重点在农产品上行、贫困人口创业就业,最终体现在当地农特产品销售和农民增收上。02首次提出“三个全覆盖”电商扶贫版图让人憧憬距离2020年的脱贫攻坚最后期限只有四年多时间了,电商扶贫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目标,也需要一个总体谋划,不能当花瓶,做应景,必须要有切切实实的推进路线图。为此,《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实施电商精准扶贫工程,逐步实现对有条件贫困地区的三重全覆盖:一是对有条件的贫困县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二是对有条件发展电子商务的贫困村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三是第三方电商平台对有条件的贫困县实现电商扶贫全覆盖”。这三个“全覆盖”的提出,对832个国定贫困县是实实在在的利好,因为标志着不仅是国家财政支持的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全覆盖,而且是第三方电商平台全覆盖,而且县下面的村也要全覆盖。当然,也要看贫困地区的电商基础如何,所以文件谨慎地提出要对“有条件”的贫困县,而且是逐步实施。那么“全覆盖”的效果如何体现呢?《意见》提出,“贫困县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商扶贫行政推进、公共服务、配套政策、网货供应、物流配送、质量标准、产品溯源、人才培养等体系”。这八个体系的形成,也绝非一日之功,需要各方付出艰辛努力。03电商扶贫可以行政推动,但更要符合市场经济规律《意见》对电商扶贫的发展提出了五条原则,但最重要的还是第一条,即:“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政府引导、扶持不干预、服务不包揽,充分发挥市场在农村电商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电商产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增收脱贫。”一方面,我们看到,在已经有起色的电商扶贫试点县中,行政推动是必要的,因为在意识观念、发展基础、电商人才等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只有靠政府的强力推动,迅速补齐短板,才能打开电商扶贫的缺口;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单一的行政推动也容易演化为一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生命力不强,特别是一些地方想在短期内大干快上,靠电商扶贫出个经验,拿点考核加分,往往是徒有虚名,甚至劳民伤财。所以,电商扶贫必须把政府的角色扮演好,准确定位,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真正对电商扶贫发展扶上马,送一程,在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进程中发展壮大。二、十六部委联合发力,电商扶贫更加重视上行电商扶贫不仅仅是让贫困地区的农特产品上网,还可以与互联网结合得更紧密,预售、众筹、领养、定向采购都是可行的办法,特别是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