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西域的棉花(1 / 2)

对,西域。

楚湘撒出去的蒲公英有结果了——大概是年前吧,就范筠刚生女儿的那段日子,楚琏有信回来了,和大魏最靠近西域的那个县里县令的奏章一块来的。

县令论起级别来,奏章要想递到皇帝手上,少说也得有七八道程序,但这次是搭了楚琏的便车,一块到了徐影案头。

这不是什么大事,徐影先给楚湘看了,信里写的是,西域果然是一片适合种植棉花的热土。

楚琏是给当地县令露了身份,然后说想要一块地方试试种棉花,县令自然不敢不给,但多半也有自己的小心思,给的是边境线上的一块地方,那里因为会有一些边境摩擦,本来就没什么百姓敢在那一片种地,就荒着长草。

楚琏也不嫌弃,又问县令要了一批流放到那边去的壮年劳动力,修水渠挖水窖储水,开荒,种棉花,顺便组织人手揍一揍想过来劫掠的少数民族,第一年就是大丰收。

楚琏好歹是皇子,徐影又从不苛待,是绝对见过好东西的,可即便是以楚琏的眼光,都不得不承认,西域产的棉花比江南的还要好。

弹棉花并不是多难的工作,流放的人又各有神通,他就地弄了个弹棉花的作坊,弄出来的棉被百姓买不起,但往来商贾却极喜欢,很快就卖干净了。

楚琏在信里说了,虽然前两年的棉花应该能卖给往来商贾,但商人们买这个东西其实不是为了倒卖出去,而是自己用,尤其是走丝绸之路,一路上风餐露宿,轻软舒服的棉被很能提高生活幸福度,但不用指望商贾和丝绸一样倒买倒卖棉被,他给商贾算过,根本赚不回本。

想回本,还是得做成布,越精致越高级越好。

楚琏也想过自己弄个作坊,把西域整成一个塞上江南,但……还没开始琢磨从棉花到棉布拢共分几步,他先因为政治原因放弃了。

问:嫡母和嫡姐干嘛把他弄西域来?

当然是希望他成为西域王。

但是,徐影和楚湘所期待的西域王,是那种能带领西域自立自强,再创辉煌,厉害得不需要中原一点扶持,甚至还会掉过头来影响中原安全的一代猛人吗?

有点脑子好不好!

她们当然期待的是那种和中原有稳定的利益联接,与中原不说为父子之国,至少也是中原为兄的兄弟之邦,这样她们才能睡得着呀,才能在楚琏需要中原给与帮助的时候慷慨一把呀,不然楚琏自己支棱起来了,就不要说什么慷慨一把了,不抽冷子给一巴掌都得算她们厚道了。

当然,燕雀与鸿鹄各有志向,倘楚琏是一位雄主,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干就完事了,但楚琏不过是个从小被楚湘的光环笼罩,都已经被楚湘PUA得透透了的小可怜,那这件事……

还是写封信给中原吧。

楚琏在信里勾勒了一副绝好的图景——让西域成为中原棉花的供货方,西域只从中赚一把原材料和初加工的钱,至于中原用棉花来做出什么样的工艺品,卖出如何的高价,则与西域无关。

但是,代价是楚琏需要中原的支持,粮食物资各方面的,倘若西域本土势力对他这么个西域王有疑义,中原必须站在楚琏这一边。

这不用也没法子签什么协议,心知肚明就好——楚琏需要中原的支持才能在西域立足,所以给中原的自然是最优惠的条件,中原也需要楚琏在西域保持地位才能给中原稳定地供应棉花,当然这避免不了西域出现“西奸”,给中原的好处比楚琏还优惠,到这种程度,楚琏愿意让位,只要中原承认他和他的子孙皇室身份就好。

因为楚琏确信,自己能给中原的条件绝对是在保证西域百姓也能有相对温饱的生活水平之下最好的,如果有人能开出更优惠的条件,那只能是以对百姓更深刻的盘剥为基础的, 不需要自己做什么,西域的百姓自己就能揭竿而起推翻了那个更没有底线的领主。

#然后掉头迎楚琏回来继续做他们的领袖

西域的百姓和中原还是有很大的不同,陈胜吴广虽然没能取得天下,但中原的百姓也因此有了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的自觉,但其他地方的百姓不是的。

他们相信血统,相信权威,普通百姓掌握权柄之后不是想着自己做人上人,而是会想着迎本来是人上人的人回来继续领导他们。

楚琏想不明白这是地域的原因还是宗教的力量,但总之这个习惯对他有利,“来自中原的皇子”的身份在西域比很多小国的君王都有用,让他有底气给楚湘做出这些假设和许诺。

信件的内容言辞恳切,话语谦卑,看完了楚琏的信,混合着那位县令并不知皇室在打什么小算盘,但总之盛赞了二皇子殿下为国为民,宵衣旰食,种出来的棉花品相饱受赞誉等等的话语,让楚湘有一点怀疑人生。

就是……我是不是对我这便宜二弟做得太过了,导致他真把我当大魔王看了,你看他这根本不敢挑衅中原权威的样子,真像一个被我欺压了几十年都已经形成心理阴影的小倒霉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