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倭寇(1 / 2)

朝堂吵架,毕竟不是村口对掐。

有大臣在奏章里义愤填膺地要求楚湘解决了倭寇再来说那七七八八的,楚湘也不能掐着腰来一嗓子“你说的啊,解决了倭寇我要是没办法做太子你负责呀”。

那就太不成样子了。

但世界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即便不好明面上这么说,现在国家四海升平,前朝愁得都要吃不下饭的北戎现在老老实实在给大魏剪羊毛,前朝一度闹出民变的口粮问题现在也被一船一船从那一年三熟的地方运过来的粮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女真朝鲜俱都老老实实,长江黄河现在国家一有点钱就开始拿水泥建河堤避免溃堤,全国上下唯一的风险点竟然真的就是倭寇。

之前朝廷上着急忙慌撺掇徐影对倭寇喊话允许投降,本身就是担心楚湘真把事儿平了不好收场么,而现在楚瑜抽冷子辞了这个太子之位,最终也导向了楚湘到底能不能收拾了倭寇。

那这个事情,就出不得半点纰漏了。

徐延就是对朝政再懒得费心思琢磨,现在看这个架势也知道发生什么了,特地来请示楚湘,现在可是出得海了?

自然出得。

朝廷上“吴王要是解决了倭寇,难道还做不得太子?”的舆论需要发酵上一段日子,可是在海上搜寻有倭寇居住的小岛同样需要一些日子,现在出海,很合适。

接下来的操作,就是在懂行的人眼中平平无奇,不懂行的人眼中一头雾水。

投降。

不断地投降。

就是很神奇,同样是不给什么优待条件,不反抗就当平民安排,朝廷发的通告就没用,吴王安排江南大营的水师一个个去发通知就有用。

当然,也有自恃武力强大,才不理会你中原抠抠搜搜什么投降条件的。

那就打呗。

反正大魏水师不上岛,要是倭寇在岛上防备,那没事,炮火直接轰他们的船只和建筑物,要是倭寇远远看到有打着大魏旗号的船只就上他们的战船戒备,那更好。

直接对战船开炮。

倭寇的装备还是挺难和中原正规军比的——纵然之前在前朝整个体系都糜烂时,有不少颇有远见的倭寇都去淘换了一批火炮来,但那已经是十几年前的老家伙了,所余的弹药也不多,徐影颇重视技术,又得了祝青萝,对火炮有相当程度的改进,尤其在弹药的成分上,武器的代差是极其恐怖的,即便走到对轰那一步,也少有倭寇能轰得过正规军。

更缺德的是,大魏水师对着倭寇的船和海岛上目之所及的建筑物开完炮之后,并没有“宜将剩勇追穷寇”,既没有试图打捞一下因沉船而在海上扑腾的倭寇,也没有准备趁胜势上岛,人家掉头走了。

倭寇嘛,水性还是要有点的。

就是飘在水上的倭寇被水师的操作整得一头雾水,可再等了两天都没见到大魏的水师回头,这“走了”应该是可以确定的,只是回过头来看自己赖以生存的小岛,颇欲哭无泪。

房子被轰没了,那是要灾后重建的,以前建个房子容易,即便有些材料岛上没有,去陆地上采购一圈甚至绑架几个会建房子的工匠便是,可现在,首先,你的大船没了,船越小在海上越不安全,其次,大魏水师天天在海岛上巡逻,你又不懂他们的旗语,万一撞上了,也是死路一条。

那……指望遇上往来的商船,抢他们的呢?

这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往来贸易的船上会不会有合适的材料就不提了,更关键的是,搞得起海上贸易的都是达官贵人,纵使大炮按理说是军械,他们也都有本事淘换军队里剩下的武装到大船上。

毕竟真理只在炮火的射程之内嘛,海上贸易要是遇上不长眼的,不得开火轰呀。

而在楚湘开始对倭寇动手之后,徐影还很懂地和兵部尚书商量过了,咱们现在没有强大的足以护卫海贸船队的水师,那就得给他们自己帮助自己的力量。

姜尚书颤颤巍巍地问,国家对兵器的管制,是为了防造反的,陛下你批准海贸的船只拥有最有攻击力的武器,万一它们掉头攻击中原……

然后被徐影吐槽你不知道加强管理啊,再说什么船能开长安来呀!长安和洛阳之间的水道有多宽你心里没点数吗?实在不行海贸的船只能停在港口,最多停在荆州呗,很难吗?

还开始和姜尚书眉来眼去——哎哟我的老姜你不要这么死脑筋,你想啊,买了炮他们是不是还要买炮弹,炮坏了是不是只有兵部有匠人能修,炮没坏是不是也有维修的费用?

军工的钱那么好赚你不赚不是很亏!反正就给他们更新换代前的版本嘛,也未见得会影响国家安全啊!

姜尚书,目瞪口呆。

但总之,在徐影的支持下,对外贸易的船队,基本装得有炮,和水师船上的炮是没法比,但比倭寇是先进的呀,基本就是国家都给你暗示了,你在海上看不懂旗语的一律不是朋友,该开炮时得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