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天理循环,报应不爽(2 / 3)

我有一卷度人经 刀慢 1656 字 3个月前

但这查来查去,也没查出个啥结果。

事儿,也就只能过去了。

唯一值得说道说道的,还是那些个原本喜欢赛马的公子哥儿们,听说后来一看到马儿,就想吐。

而禹丰街上,从此再也不见那鲜衣怒马的少年朗意气风发的身影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跟一个守陵的屁关系没有。

翌日。

余琛美滋滋从床上爬起来,熬了点儿粥,叫干活儿回来的青浣来吃。

这小丫头顶着大大的黑眼圈儿,精神不太好,余琛一问,她说是昨晚做了梦,梦里有个和蔼可亲的老爷爷教她读书写字,还跟她说了很多的事儿,说她有读书的天赋,说她要去那听都没听过的合德书院,说她要去找一个叫赵如松的人……

等等。

回想起昨晚文圣跟自己要一具纸人儿身躯的事儿,余琛当即就明白过来。

——这他娘的才不是梦。

这老头子不晓得是不是求才心切,已经等不及了,自个儿去教青浣了。

但余琛也没多嘴,只是安慰了她两句,早饭便吃完了。

吃完以后,余琛回到房里,换上那守陵人的衣裳,带上玉牌,上上下下把自个儿打理了一番。

因为今儿啊,是个大日子。

啥日子呢?

大夏文圣出殡的日子!

正午时分,浩浩荡荡的队伍,一路从官府出发,敲锣打鼓,点香燃蜡,奏乐哀歌,上了这明山万家陵来。

前有金陵城卫披甲互送,后有书院学子三千跟随,纷纷低头垂目,面容悲戚,黯然神伤。

队伍中间,赵如松等一众弟子捧着文圣的遗像,静静走着,后面则是一个个气势不凡的家伙。

“那个子很高的中年人,就是州牧,这金陵,他说了算。”

“那个送丧都背着剑的,叫杨羸,是监地司的司命,那跟你以前来金陵的杨清风就是他后辈。”

“那个壮得像牛一样的是神武王,这小子一直和老夫不对付,没想到竟来参加老夫的葬礼了。”

“那一堆儿,是各个道观的人——这些家伙怕是巴不得我死,现在还装出这幅模样,假惺惺的。”

“那些个,就是金陵八大司的一个个司命了,分管金陵各方事物……”

“……”

余琛低着头,看着浩浩荡荡的人群,听着耳边文圣的喋喋不休的介绍。

只感觉……有点别扭。

听一个死人介绍参加他本人葬礼的成员……这无论放在哪儿都是相当炸裂的。

恢宏的葬礼,搞了整整大半天,那些个大人物,方才下了山去。

只有赵如松留下来,走进屋子里,问余琛这看坟的日子可还过得惯。

他本意是想,倘若余琛说遭不住,就给他安排另外的差事儿去,但没想到余琛直说这活儿简直好得不得了。

赵如松也就作罢,说有啥事儿以后可以去稽查司和合德书院找他。

末了,就要下山去。

但余琛突然叫住他,又把青浣叫出来,把昨晚青浣做的梦都说了。

赵如松望着眼前这个脏兮兮的小丫头,眉头一皱,问:“姑娘,你说那个梦中教你读书识字儿、且让伱来找我的的老人,你可认识?”

青浣老老实实摇头:“回禀大人,青浣并不认识,但他老人家的样貌……”

“样貌怎么了?”赵如松问。

“和今日您捧着的遗像上的那位……一模一样。”青浣小心翼翼道。

那一刻,仿若平地惊雷,赵如松只感觉脑门儿嗡嗡作响!

连问那老人还说了什么。

青浣就一五一十说了。

说那老人说她乃是什么文曲灵根,让她进什么合德书院,让她修行文之一道。

越听,赵如松越感觉不太对劲儿。

心说这小丫头不会是骗人的吧?

直到青浣支支吾吾把另外一件事儿说出来。

她说啊,那老人告诉她,赵如松十二岁的时候

听完,余琛表示很难忍住不笑。

赵如松则是尴尬之余,心头充满震撼!

这事儿,的确有,甚至记忆深刻,而且……只有他和文圣俩人晓得!

莫不是老师当真托梦这这个小姑娘了?!

这一来,赵如松心里,已是信了。

对青浣的态度,也是变得翻天覆地。

要说原本只是出于读书人的礼貌和素养,这会儿,就已经完全是看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了。

连让青浣收拾东西跟他下山,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合德书院!

青浣做梦也没想到,一个梦,就让她得身份即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既有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