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给他一张数学卷子,他能写个解字!(1 / 2)

天幕中,一个理科生正端坐在课桌旁,心无旁骛全神贯注的做着一张数学卷子。

【给他一张数学卷子,他只能写出一个解字。】

【再给他一张物理卷子,他能写满毕生所学的物理公式。】

【如果说文科考试范围像星辰大海,幅员辽阔,那么理科就没有考试范围一说,只要出题老师够狠,多超纲的题他都敢出,理科考试最大的问题在于——】

【不会就是不会,敢于直面惨淡的题目!敢于正视雪白的试卷!】

【理科生不能没有解字,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

【抓耳挠腮十分钟,只能无奈写下一个解字,这是我最后的尊严!】

【只是为了告诉大家,这道题,我曾经努力过!】

【数学卷子上的几何证明题,全靠尺子量。】

【都说把人逼急了什么都能做的出来,但是数学我是真的做不出来。】

【丘吉尔表示,我穷极一生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堆字母算到最后能成一个数字。】

【满天星麦克阿瑟也曾公开表示:数学卷子满分150分,三分努力,七分运气,剩下的140分我是真的没办法!】

......

这又是什么?

什么理科文科的,老祖宗们又好气的死盯着天幕。

科举?

官员选拔?

隋唐以前,官员选拔主要通过察举和九品中正制,并没什么考试。

“秦以季春聘士。”

嬴政若有所思,暂且不管何谓理、文,考试,倒是一个挺新颖的方式。

秦国现在还要通过客卿推荐,比如,李斯就是吕不韦推举。

朝廷向官府主要采纳“征”或“聘”,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其被征之人,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

考...听起来挺公平,那考什么呢,如何公平考呢?

嬴政眼中一亮,各种思路雏形在脑中闪现,他心情大好。

“来人,把赵高拖下去!”

开心了,打一顿。

......

隋炀帝哈哈一笑,朕定的进士科考试如何?

取消门第限制,完全按成绩选拔,还要说朕是昏君吗?

等等,后人怎么不吹一波我...

武则天登基后,最头疼的就是关陇贵族。

“如果想摆脱世家门阀的控制,那么科举,选寒门子弟就是必行的道路。”

...

“哼!”

李隆基冷笑一声,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

开元年间,27位宰相中,通过科举入仕的就有18人!

其中出身中下层的宰相也有14人!

你敢想?

......

文人的黄金时代,宋朝。

不杀士大夫的文人天堂。

宋真宗对于科举更是大力宣传,君可曾听说: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诶,理科是什么?杂学?

那光幕中都是什么符号,跟鬼画文似的,学这个有屁用。

四书五经是基本操作,八股文是高分必备。

读书明理,不是来画符的。

学圣人之道,得其体,必得其用!

杂学,三教九流耳。

并且,看光幕中后世之人对这杂学也相当反抗。

都成了什么最后的倔强了。

......

只有李治,那个写出了中国数学史上最高水平之一的《数书九章》的男人。

“看吧!后人已然将数书纳入了科举范围!!!”

“我的李氏圆也不知道发展成什么样了。”

“吾心甚慰啊!!!”

......

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的清代大才女王贞仪,

好奇的透过门缝,看着天上的星星。

“数学,真的好奇妙啊。”

“简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她不顾一班封建卫道士的嘲笑,顶住了封建礼教的重压。

“始信须眉等巾帼,谁言儿女不英雄。”

“时间...时间会告诉你们答案,不,后世已经告诉你们了。”

......

【假如送给古人一件高科技产品,你会送什么?】

画面一转,一个沙雕动画浮现光幕。

【广东网友“叫我靓仔”赠与苏轼空调一台,留言:广东网友欢迎您!salute!】

【恭喜坡叔,喜获空调一台。】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