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宋徽宗:我移民了,不回来了!(1 / 2)

天幕开始了鞭尸,在反复播放着宋徽宗的一生。

宋徽宗在金人部落,做着和朱祁镇的同款动作。

朝着墙壁,将头缩进了被窝。

“看不见看不见...”

“好死不如赖活着...”

“朕死之后官他洪水滔天...”

“我反正移民了,爱咋咋地!”

“爱骂谁骂谁去,朕这辈子够了...”

茅屋、寒风、热被窝...

他想起了自己声色犬马艺术熏陶的一生。

“先说好,本人可不是风流倜傥外加才华出众不爱江山,朕是非常忧国忧民的,只不过是水平不够...”

被窝里的宋徽宗抿了抿嘴,想着数年前自己意气风发的傲人风姿。

无与伦比的个人修养。

才华卓越,画工一绝自创书法。

运动全能,马球蹴鞠无所不能。

品味出众,茶论济经信手拈来。

悟性逆天,五花八门一点就通。

啧啧...

宋徽宗嘴角勾起了一抹弧度。

纵然金人虐我千百遍,我仍待自己如初恋...

外面公主嫔妃的惨叫,听不到听不到。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就是徽宗重温美好时光之刻。

他本人又极爱道术,经常与有名道士互通书信。

道士说自己是李煜转世,所以...灭国...就灭国吧,这是宿命。

徽宗三言两语间就说服了自己...

毫无精神压力。

正所谓,北国风光...咳咳。

......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

年轻的端王,顶着章惇的谶语: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做上了皇帝。

他一上台,就颁布了求贤令。

虚怀纳谏,号召节俭。

在外面还吃的热火朝天的苏东坡也因此得以回朝,可惜在平反的路上仙去。

赵佶开始还没有祭出昏字诀,并颇有一点明君风范。

只可惜好景不长,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呐。

赵家班的六位熊孩子粉墨登场,与赵佶一起上演了这亡国大戏。

第一位,文艺委员蔡京!

两个文艺青年一见面,就互引为知音。

苏、黄、米、蔡为四大书法家的蔡,就是这艺术大家蔡京了。

两人臭味相投,捣鼓出了一套理论:丰亨豫大!

做皇帝的,就是要敢花钱,多花钱!

花钱越多才能凸显国力雄厚!才能震慑番邦!才能万朝来贺!

小里小气的给谁丢人哩!

从此,什么雇美女切葱丝,一顿包子几千贯...那都是家常便饭。

...

第二位,劳动委员王黼!

这仁兄的劳动不是一般的劳动,那是模拟人生,模拟城市。

和赵佶一起玩起了COSPLAY!

宫里玩腻了,就去宫外玩。

皇帝做腻了,就去做乞丐。

妃嫔玩腻了,翻墙去青楼。

...

第三位,体育委员童贯!

大宋的国防部长,是的,他是个太监!

“夺回燕云十六州者,可封异姓王!”

这句话,成为了这位大宦官的灯塔。

他已位及人臣之最,再进一步,也只有这个噱头来的实在。

只可惜两人都不懂三角形才是最稳定的。

活脱脱的葬送了大宋江山。

画面中...正是梁山五虎将暴打童贯的恶搞画面...

童贯: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众将士面面相觑:将军为何发笑?

童贯:我笑宋江无谋,吴用少智,若在此处设伏一军,我等岂不...哈哈哈。

话音刚落,却听到连续五声大吼!

“豹子头林冲在此!”

“大刀关胜等候多时了!”

“还认得双枪将董平不?”

“这人头,我秦明要了!”

“今日呼延灼替天行道!”

...

第四位,学习委员梁师成!

这位大宋隐相,被皇帝赐进士出身,高级知识分子的大太监,打小就崇拜苏轼。

就跟现在的“马云爸爸”一样。

这位仁兄,打小就对外悄悄的说:咱可是苏轼的私生子...苏轼是咱爸...

并且,在做苏轼儿子这件事儿上,非常合格!

他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帐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