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朱元璋:你们是都不知道刘邦干的好事啊!(1 / 2)

这一句又戳到了嬴政的痛点。

自己英明一世...哎...

怎么出了这种子孙,竟然让朕在这里受如此嘲笑!

在这皇帝齐聚的地方丢尽了脸面!

连这个贱骨头的刘邦,都骑在在自己面前嘚瑟!

“小邦子,瞧你那嘚瑟的熊样,要不要我亲自替你松松骨?”

“别啊,政哥,我这小身板哪受得了你那威猛的拳头啊,我就是好不容易找到了机会飘一下,您老就让我多飘一会嘛~”

刘邦语气撒娇,就差把头埋进政哥的怀里了,直惹得政哥一阵恶心反胃。

“滚犊子,你踏马的再啰里啰嗦的,我让你坟头草多几茬!”

“政哥啊,你不知道我这是在强颜欢笑嘛,我内心其实慌得一批,我大汉还不是中断了,被几个废物后代败光了。”

“是啊。”

汉武帝接过话来,给老祖缓解下尴尬。

“这刘骜看起来废物的不行,如果他出现在我面前,我亲自弄死他!”

“我保持沉默,不做评价!”刘秀在身后小声道。

“秀儿哥你当然不敢出声了,你一个东汉皇帝,如果跑去骂西汉皇帝的话,估计坟头草会长的特别旺盛。”

朱棣仿佛看透了一切般的精明,刘秀不敢喷西汉,就跟自己一直活在老子的阴影之下一样一样的。

然而,他的老父亲朱元璋此时却不同意他的话。

“你别看刘秀文质彬彬,他有啥不敢做的,他是那种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人!”

嗯?始皇帝又闻到了一股子瓜的味道。

“难道这里面还有别的事儿?展开说说?小朱赶紧爆料啊!”

从进入大殿就一直保持沉默的武则天,早就乖乖的坐在了政哥的身后,一直观察着场中的众人。

原来...他们也都不像史书上的那般威严,都还蛮...有趣的。

“政哥这是成了吃瓜专业户了哈。”

朱元璋清了下嗓子,开始讲起了自己知道的事情。

“西汉那么多皇帝,刘秀直接把大多数皇帝的庙号都全给取消了,只留下了四个人的,这样的行为不就明摆着的嘛!”

“除了这四个,其他的看不上眼,直接用行动来证明了,还用的着用评论吗?”

“我去!秀儿哥这么猛的!”

“刘秀为大汉续命之后,他认为前汉的众多皇帝中,做出巨大贡献而且有资格享用庙号的只有四个人,第一位是汉高祖刘邦,开创了大汉基业,第二位则是太宗孝文帝刘恒,开启文景之治,第三位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开疆拓土,铸就强汉,第四位则是宗孝宣帝刘询,中兴西汉疆域最大。”

“你们这么说,我秀儿哪里是不敬前汉,分明是标准高了,其他人很难评上。”

刘邦倒不觉得刘秀做的有什么问题,反正没毁了自己庙号,这小子还是蛮有性格的。

“嬴邦,反正嘴长在你身上,你说啥就是啥。”

“听你们这么说,这个后世的刘询好像是个挺牛叉的人物,疆域最大,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玩得起的。”

汉武帝算了一下:“他好像是我的孙子?”

“不不不,你搞错了,他是你的曾孙!”

李世民:“一个命运多舛的曾孙!”

朱棣:“一个差点被你牵连杀死的曾孙!”

朱元璋:“一个流落民间最终登基的曾孙!”

咿!

嬴政听的又是一脸兴奋:“这怎么听起来好像还有一大堆故事呢?快跟朕一一道来!”

原来你是这样的秦始皇!

后面的武则天双眼崇拜的盯着政哥:他...他又开始吃瓜了。

“也是没办法,朕主要是不了解后面的历史,难道让朕在这里当个饮水机?那像我嬴政干的事嘛!”

“这个还是我来说吧。”

朱元璋在继承人一事上是最有发言权的。

看在座的诸位帝王,哪个有自己立储坚定。

哪个有自己的标儿位置牢固?

太子是什么,国本也,国本有什么好犹豫的,还整天换来换去,搞的国家跟着受难!

“汉武帝晚年,爆发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受到了奸臣诬陷,于是你俩父子反目成仇,太子刘据被逼造反,最终兵败自杀,皇孙刘进也被牵连噶掉,只有还在襁褓中的曾孙刘询,被一个小官员救下才得以保命。”

“这刘询蹲过大牢流落过民间,长大后才被迎回长安加冕登基,可以说,刘询的一生充满坎坷!”

刘邦听朱元璋讲述的这些,起身直接冲向了汉武帝的位置,一脚将他踹翻在地。

“巫蛊之祸,太子被杀,刘彻你看你晚年整的是啥东西,把自己儿子都弄死了,孙子也死了,曾孙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