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 章 如意(2 / 3)

华枝春 怀愫 1957 字 1个月前

老夫人以为罗姨娘拢住了儿子,并没往别苑送人,可等了几年罗姨娘除了永秀一胎未有,她就着急起来。

三房但凡有个男孩,她才懒得去管儿子房里事,多看一眼都嫌烧心!

“三弟也年将四十了……依着我想,要非得有那么一天,那晚过继不如早过继。”

容老夫人不开口,当着儿媳妇,她依旧有些话是不能说的。

回廊那头来了个穿老绿杭绸,襟口袖口满绣着三多纹样的老妇人,是在老太太身边跟了几十年的王妈妈。

王妈妈走刚到廊下,就看见跪在房门口的父女俩,目光与朝华轻触。

王妈妈自容老夫人未嫁时起就跟在容老夫人身边当丫头,嫁进容家又陪伴几十年。要说亲近,容老夫人同她最亲近。

对儿媳妇不能说透的话,对王妈妈能说。

琉璃赶紧打起帘子:“王妈妈来了。”

容老太太心里正想见她,嘴上说的却是:“怎么把你也叫来了!赶紧过来坐!”

王妈妈这把年纪早就不当差,就住在容府后巷两进院落中

,隔三日五日进府里来陪着老夫人说说话。

她还没走到跟前就问:“三哥儿又淘气啦?”

楚氏心里定下一半。

“娘,我去劝劝三弟,也叫他别那么跪着,万一被小辈们瞧见。”说着楚氏退了出去,让老夫人能跟王妈妈说几句贴己话。

“素兰。”容老夫人张口就是王妈妈以前的名字,方才只是生气,这会儿才又叹又摇头,“他真是不知道当娘的心!”

又低声对王妈妈说:“殷氏的病反反复复,既不更好,也不更坏,倒不如……”后头的话没说下去,只长出口气。

王妈妈一路已经知道了原委,想到三姑娘送了那么多年的参膏药丸和点心衣裳,从没开口央过一件事,原来是铺陈在这儿了。

她先是宽慰:“儿孙自有儿孙福,三哥儿是不知当娘的心,但当娘不还得为着三哥儿打算么?”

“这些年我还没为他打算?还要怎么为他打算!”

生孩子这事,他自己不肯,打算了也是白打算!

“父母为子女计长远,三哥儿只要再等几年,族里也会为他主持过继的事,族里选的人不一定如咱们的意。”

王妈妈的这句话,也说中了容老夫人的心。

旁的父母都为子女计长远,到朝朝身上却是女儿为父母计长远。

老夫人退后一步:“那也得从老大老二的儿子里选!”

王妈妈笑了:“大爷二爷的儿子们是多,大的呢已经娶亲生子,最小的是刚五岁……可那是二夫人亲生的,二夫人生的时候都多少岁了?这会儿还在留在身边不肯送回来。”

年近四十得的儿子,宝贝得跟眼珠子似的,怎么肯过继?

“年长的里选谁不选谁?大爷二爷可都是官身,孩子自己心里能乐意?一碗水可别端不平。”

容老夫人皱眉思量,这才发觉孙女儿把能想到的都想过了。

“真是作天莫作四月天,蚕要暖和麦要寒。”她徐徐叹着,“别个都是父母还儿女债,朝朝是还父母债,可怜见儿的。”

有几十年的主仆情分,王妈妈也不能评主家事。只略点下头,又道:“还有一条,头一个若是不好,三哥儿还有心气能弹压除宗,要是再迟些,可就是罗姨娘来教养了。”

容老夫人又想起罗姨娘教永秀叫“娘”的事,虽然此后十年罗姨娘再没敢放肆过。但只这一桩,骨子里便不是个安分的。

以老三的性格,还真得有个心里清明的先教养着。

“三姑娘不独是为了她母亲。”

只要理通了,容老夫人就能想得通。

果然,良久之后,容老夫人叹了一声。

这一声叹,楚氏隔着帘子听见了,她没能说动容寅和朝华起身,听到这声叹息,侧身看向朝华。

迎着朝华期盼的目光,冲她点了点头。

朝华身子止不住微微打颤,成了!

“朝朝莫要跪了,都是你爹的过失,你跪什么?

定则进来罢。”容老夫人隔窗发了话。

容寅先立起身来,再去扶起长女,而后才进屋去。

“你为这事闹了这么一场,可是有看定的人选了?”容老夫人依旧沉着脸,对小儿子没有好声气。

这会儿上房早已经收拾干净,碎瓷片茶叶沫扫清,连软毯上的茶水也都吸干净了。

容寅依旧跪到原处:“母亲没点头,儿子不敢擅自去定人选。”

“你!你啊!”容老夫人指着儿子直摇头,办这种事怎么会没人选就先张口?她刚要开口,又看楚氏一眼,见楚氏眼观鼻,鼻观心站在一边。

轻轻“哼”一声,要是有人选也脱不了楚氏的功劳。但要真是楚氏看过的,那就错不到哪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