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菩萨皇帝(3)(1 / 2)

危机?

每个王朝都会有危机,只是不知道这个建立不久的南梁,会有什么危机呢。

不是说,南梁在外与其他王朝的战争中是胜者嘛。

那么此次的危机,大概是来自王朝内部吧?

【萧衍执政以来,对皇族一直非常宽纵,这埋下了繁华盛景衰败的祸根。】

【他的六弟,私通永兴公主,也就是他的女儿,谋逆篡位,并试图在萧衍斋戒时刺杀他。

(事情败露后,永兴公主无颜再见父亲,自尽身亡,萧衍却依然不忍心责罚自己的六弟。)】

老祖宗们看完就是一脸嫌弃,皇族之中居然会发生如此丑事,自己的女儿都死了,王位也差点没了。

就这样,这位帝王居然还心软?

这样一个人,天幕还说他是传奇帝王?

此时此刻,天幕前的老祖宗们都一言难尽的表情,私通也就算了,还是和自家侄女。

这简直是罔顾人伦!

就连对萧何这个开国功臣有所期待的嬴政都不免皱起了眉头,如此优柔寡断,实在是不堪大任。

但由此,嬴政也想到了扶苏,在这些日子,嬴政很明确的鼓励了扶苏并让他负责了不少事情。

相比较以往的书卷气重些,现如今的扶苏眉眼间的自信多了不少。

大概扶苏不会再优柔寡断了?

萧衍的这个例子给了扶苏深刻的印象,他也对此很是抵触,如果性子温和些会有如此下场,那大概还是不要了。

【家庭悲剧接连发生,次子萧综是萧衍与前朝东昏侯萧宝眷的妃子所生,实际并非他的亲生儿子,但萧衍依然对萧综宠爱有加。】

【萧综成年后,从母亲口中得知自己的身世,却从此疏远萧衍。

(后来萧综更在梁魏交战时投奔北魏,改了名字,表示要为东昏侯服丧,最终客死异乡。)】

“这,这简直是…”荒唐至极!

本以为是这位帝王不知道次子非亲生,但没想到看天幕的意思是,萧衍明知这不是自己的儿子却依旧宠爱。

这是为何?

老祖宗们可不喜欢帮别人养儿子,事实上萧综更是给他们了一个反省。

看看,这就是养了别人的儿子的下场。

不说自己能否被孩子孝顺,就说这丝毫不顾养父的作为,也令老祖宗们感到厌烦。

这可真是个…白眼狼啊。

不说老祖宗们,就是萧衍自己也想不到这个孩子会这样做。

面对大臣们的眼神,萧衍只是叹了口气,他自认在亲生与非亲生的孩子之间并无不同。

甚至怕这孩子有什么不妥要比他的亲生孩子更好一些。

哪儿成想却得了这么一个结局。

也罢,是他与这孩子没有父子亲缘,他就放手罢了。

【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嘲笑,他为使人心向善所做的努力,他苦苦思索着上天的旨意。思索着自己作为一个帝王和一个信徒的是非功过。

(萧衍为达摩:我自登基以来,建寺、度人、写经、造像不可胜数,这有何功德?

达摩回答:并无功德。)】

【萧衍过于痴迷佛教,正在导致他未曾料到的后果,他本想用佛教来凝聚国家和人心,结果却越来越背离他的初衷。

(朝会上大臣郭祖深抬着棺材上朝,他指出:大量土地已被寺庙所占,耗资巨大而且不纳税。

许多人为了逃避赋税,而不是因为信仰,不断涌入寺庙之中)】

【萧衍用最高权力重建了社会的思想意识,给梁朝带来足以自豪的文化和经济成就。

(很多僧侣依靠剥削他们为生,养尊处优,加上皇帝宽仁泛滥,官员贪腐严重日益残暴。)】

对于此,老祖宗们只是遗憾,这样一位帝王,他的初心是好的,这世间,又有谁能够预料到今后的事情呢?

哪怕是有天幕,可,天幕所说的未来真的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吗?

没有人能够保证这一切真的会发生,但是也没有人能够做到忽视。

只能说,事在人为。

得知一切的一切,萧衍重新振作起来,这一切都还未发生,他的女儿,他的国家和子民,现在一切都好。

【他无法接受,自己的克勤克俭只换来了贵胄们的奢靡,他纵容式的仁慈,只换来了贪婪和背弃。

(面对萧衍的怒气,又有大臣上奏,皇帝的节俭只是小善,而整个王朝贪污成风,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之后,萧衍听到的批评声越来越少

(如果放任下去,土地和户口大幅减少,国家十分危险。)】

【每当人们称颂梁朝升平,嘲讽北朝没落,萧衍都倍感舒心,但是,国家的灾难却没有和批评声一起消失。】

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