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胜利的消息,(2 / 3)

远去的风筝 步枪子弹 2356 字 1个月前

速反应师负责韶关,东江纵队第一师负责汕头福建方向,新编第八师负责梅县,长叮,新编第九师负责湛江,新编东江纵队第十师负责贺州,集团军总部负责朱泾村。

军民大动员,这个冬天不再寒冷,依然还滞留在武汉的五十六师有些无所适从,第九集团军调往重庆后,他们重返青阳,在二十五集团军准备将防线推到妫水一线,形成土木堡和鸡鸣山两道防线期间,他们将进行协防。

六十七集团军的命令在他们看来有些不好理解,军队么,就是要做好军队的事,不过王敏带着东江纵队第四师在从化县的热火朝天大干起来,张灵埔就有些惊讶了,在他看来,王敏是会对这命令有抵触的人之一。第四师倒是热情不高,从化几乎全毁,重建工作量很大,不少官兵都有怨言,认为集团军分给他们的是苦差事。

张林铺能够理解韩勇的想法,也赞成子弟兵这个提法,但他不看好效果,军队和民众本来就有些距离,鱼水情?怕是有些异想天开。

变化来自张林普去从化观摩,他在重建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既然第四师已经动了,就地看看也好学学,他可不希望成为整个集团军的最差的。

在从化城郊,张林普和一干旅长、团长目瞪口呆,第四师官兵真的干得热火朝天,他们重点是修水利,除了修建桑干河河堤外,第四师还将在赵家蓬河、蟒石口河和大河南河等支流上修建水坝,这是粤省这次全省水利工程的重点,光靠引水沟渠已经难以抵御灾害,韩勇尝试在一些小的河流上修建拦水坝,形成小型水库,冬季正是施工良机。

在王敏的陪同下,张林普查看了几个工地,看到第四师高级军官也是光着脚站在河沟你挥动着锄头,他有些心惊,现在这个季节很冷了,就算粤省内好些,也不是好受的。

“师长,你今天偷懒了!”看到王敏站在岸上,下边有士兵大喊着。

“你们就盯着我!好,老子可不会输给你们,今晚老子补上!”王敏很豪气的回应着。

“师长,你别理他们,你一人干得比他们两个人还多!要补也是他们补。”河堤下,新任第四师参谋长胡谷一也喊着。

“多少无所谓,谷一,你给老子记住了,咱们六十七军第四师要干就是第一,那陈国涛那边可是进展神速,你可不能拖了后腿,这个冬天,所有的工程必须全部完工!”

胡谷一显然有些不满:“那师长那边可是一直都在建城,而且他第一师比我们人多!这不公平。”

“你胡扯!韶关早就下雪了,要不换你去他那边试试?”

胡谷一讪讪笑了笑,他也就是发发牢骚而已,第一师在的地方,比这从化恶劣多了。

“胡参谋长,怎么这士兵很愿意做这种事?他们没怨言?”张林普抽空问道。

“怨言?”王敏有些奇怪,“集团军官兵不会质疑韩勇的命令,再说他们懂得其中的道理,不少人还说不帮助民众的军队还叫什么军队。张师长,我估计你们以前没干过这种事,我们不同,在朱泾村民团、独立团的时候就干过,有些大道理我说不出来,不过韩勇说得好,没当兵之前,那个一不是百姓?怎么穿了军服就忘了本了?”

这句话把张林普和一干将领问住了,众人开始仔细思索着,河堤上那些奔跑着给战士们送热水、送吃的的孩童在眼中可爱起来,明白边上打着下手的民众脸上的笑容为何那样灿烂,张林普不由得有些嫉妒这里良好的氛围,嫉妒那些战士和民众的说笑声。

回到英德县,张灵普二话不说,脱了自己的少将将军服就朝施工场地走去,大小将领见师长这个派头,知道不动手不行了,也纷纷脱了外衣,搬砖、和水泥,干了大半天,张灵普才觉得心中的闷气散了些,接过卫兵递来的热水,喝了几口,看着远处民众搭的窝棚,他想了想,吩咐道:“派人过去瞧瞧,看看他们吃的、用的缺不缺。”

英德城外这些民众是本地人,在战前被疏散到宣化和逐鹿,听说省府要重建沙城和周边村子,第一时间就赶了回来,一开始还凑到附近,想帮忙来着,可八十师将领怕这些人添乱,毫不客气轰了出去。

再次闷头干了一个小时,张灵普和几个旅长坐下来歇息,商量着如何加快进度,边上传来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几位长官,喝水吗?”

扭头一看,一名三十多岁的妇女带着两个孩子提着水罐,两个孩子手里捧着五六个碗,看见几人望过来,两个孩子有些害怕,不由得后退了一步,想藏在妇女身后。

本想拒绝,张灵普一转念,笑道:“好啊,请大嫂倒几碗给我们。”

那妇女愣了下,估计是没想到面前这些人会答应,今天在这里的军队突然派人来问他们缺不缺东西,有些让人惊讶,犹豫了很久,她才烧了一罐水送过来,不过这一路还没人喝过她的水,这里是她最后试一试的地方。

“英子,碗。”妇女急忙让身边的女孩将碗放到几块砖上,手有些颤抖的到了碗,正想拿起送过来,她低头想了想,将碗里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