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2章 1782(1 / 2)

第一千七百八十二章 1782

他最爱听卫宓这个女儿说话,又好听又明事理,能让人瞬间觉得心情舒畅。

过去跟着武烈,卫宓是十分痛苦的。

明明武烈的很多行为,犹如沙雕,她都能看出来,却不敢开口劝解,劝解了武烈也不会听,搞不好还要挨骂挨打。

现在成了李显的皇后,她一个眼神,李显就能明白她的心思。

所以武烈行刑的时候,卫宓坚决不离开,她要睁大眼睛看着这个暴虐的蠢货,曾经的夫君人头落地。

当时她的心情没有一丝难过,她身子是李显的,孩子是李显的,心也是李显,没有任何男人可以撼动。

萧绰也挽着父亲的手臂,说道:“爹啊,宓姐姐是最了解皇上的,女儿也了解他,将来不仅大唐会盛世千年,北夷也会跟着一起繁华,拥有自己的都城,所以您就别操心了,回去后好好协助大唐的分司建立制度,北夷人没什么文化,不太好管的。”

萧天术看着女儿们这么维护自己的男人,也是相当感慨。

“哎呀,果然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啊,我们就是讨论一下而已,你就这么帮着皇上啊,行,行,行,我听你们的,北夷子民虽然野蛮难驯,但我萧天术却能管得住。”

李显看着两位岳父,语重心长地提醒道:“最难管的不是子民,子民犯法,该罚款罚款,该坐牢坐牢,该砍头砍头,最难管的,是我们权力者的亲人,我希望将来百济王室和北夷王室的子孙,最好送到大唐皇室书院来受教育,朕会每个月给他们上治国理政的课程,讲解逻辑与原理,更加通透。”

李显的提醒,不由得让萧天术和卫光伯的脸色再次担忧起来。

对百姓用法,他们只是觉得麻烦,但绝不会心痛。

可对自己的亲人,尤其是孩子孙子用法,必然会肉痛,甚至会引起逆反。

“皇上啊,这可真是个艰巨却浩大的工程啊。”萧天术拍着膝盖说道。

“是的,岳父,最大的艰难恰恰是我们自己。”李显提醒道。

他可不想将来因为一个王室纨绔子弟,要带兵灭了北夷,甚至是百济。

萧天术瞟了一眼李显,见他十分认真,便打算认真对待此事。

因为他知道,如果有必要,李显是真的会灭了北夷,会灭了他萧天术,哪怕是卫光伯,也不在话下。

毕竟这家伙可是当着卫宓和武灵的面,在武帝陵前,用武帝剑砍掉武烈。

又当着武璎珞的面,让张皇后活活陪葬。

这个皇帝只讲真理,不讲人情,区区老丈人算个毛啊。

李显的帝驾载人太多,速度十分之慢,骊山行宫到京都城的路虽然修过,但毕竟是土路。

帝驾在前,除了步行的百姓,其他臣子们也不敢超,只能跟在后面晃悠。

从公孙敖到魏玄,不管是新臣老臣,都面色严峻,心情沉重。

他们被这次开国大典给震撼到了,看似简陋,却有力的直击心灵。

并不是那种傻乐呵热闹的庆典,搞完就结束了。

而是一次彰显李显治国思想的宣告,甚至是警告,毕竟斩了一百多人。

汤良走在公孙敖边上,说道:“公孙大人,我看你还是要转变思维,否则将来很难在朝堂立足。”

公孙敖一声惨笑,说道:“我从前是宰辅,独一份的存在,现在我是什么,跟章召谋那个死太监一个级别了。”

提到章召谋,朝廷上下没有人知道这货跑到哪里去了。

其实是被李显送到龙虎山边的硝石矿里搞督工去了,永世不得离开。

这货和青牛道人各种瞎折腾,杂七杂八的知识还挺多的,可以保证矿内安全。

“话虽如此,皇上也没清算我们,还算仁义大度了,自古以来,有哪个皇帝愿意善待前朝重臣呢。”汤良说道。

公孙敖依然不死心,本来他扶持武镐当皇帝,自己就可以傲视天下了,还拥有万贯家财。

现在呢,连条狗都不如,就算是狗也是老穷狗,因为他过去二十年搞的财富,全部被李显收走,而且还分给天下蝼蚁了。

从柱国公到老穷狗,他只花了一年时间,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公孙敖见汤良开始有点臣服的意思,便嘲讽道:“汤大人真是开悟了啊,你可是刚从尚书降到侍郎了,俸禄差一倍呢,将来再找个狗屁不懂的小年轻坐你头上拉屎,你心里能平衡吗?”

汤良并不生气,嘿嘿笑道:“侍郎也罢,尚书也罢,以后的官职没有那么吸引人了,俸禄少就少花点,能力不及,坐在六部之位,也是痛苦和煎熬。”

“为何不渡江呢,在那边你绝对是刑部尚书,继续执行武朝法律,谁也抢不走。”公孙敖小声说道。

汤良警惕地看着他,愣了好久才十分粗暴地骂道:“老东西,我好心劝你,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