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 又一本书(1 / 2)

等杨小涛来到车间,众人都在聊着昨晚上的事。

各说各的,头头是道。

不过,经历的多了,就跟平常一样,这里的人已经被锻炼出一颗大心脏。

杨小涛没去参与,现在要紧的就是多生产,以此来支持国内建设。

“主任,这是泉城运来的货物清单,后勤那让你签字。”

娄晓娥拿着本子跑过来,脸上也有些疲倦,显然昨晚上也没睡好。

杨小涛点头,随即离开车间前往后勤处。

“杨主任,这是新一批的物资。”

杨小涛接过明细,看了眼就在后面签字。

自从跟泉城的汪厂长达成协议,双方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

当然,这里面也跟利益有关。

在没有获得订单前,双方之间的关系,泉城那边占据上风。

说句不中听的,人家就是看面子给轧钢厂生产配件。

而现在,轧钢厂已经打开了销路,可以说现在有大把的工厂来挑选,只要这边点头,对方是一百个愿意。

双方的关系也变成轧钢厂占据上风。

杨祐宁也考虑过是不是就近在四九城找个厂子,替代泉城的。

杨小涛知道,这里面有四九城的人拉关系,只是杨小涛给拒绝了。

人无信而不立。

既然已经签订条约了,就要履行义务,除非对方无法满足生产需求,他们才会以正当理由更换厂家。

可现在,每天从泉城发出来的火车都有一车皮轴承和轮胎,这些物资不断运送来,保证了拖拉机的正常生产。

他们更没有理由更换了。

至于从私人感情上来说,杨小涛对汪厂长的感官很不错,能豪迈喝酒的汉子,对他的胃口。

办公室里,杨祐宁放下电话,心情有些不美丽。

上级特意打了电话,下了死命令,晚上轧钢厂不要开火了,今后会进行灯火管制,省的出了差错。

对此杨祐宁也是无奈,晚上不干活那些订单怎么完成?

不过上级的命令是死的,他反驳根本不管用。

而且,说实在的,目标真要是他们厂,以现在的力量好像根本没办法。

“混蛋。就会搞这种下三滥的手段,有本事真刀真枪干啊。”

杨祐宁骂了一句,随后又看着最新生产统计,登时笑得合不拢嘴。

轧钢厂在他的领导下,上级分配的任务按时完成,还凭借着几个项目做出了政绩,引起上级的关注。

现在整个片区了都知道,红星轧钢厂是利国利民的企业,能够在这里上班,光荣啊。

大批的资源再向轧钢厂倾斜,轧钢厂获得的好处也越来越多。

工人数量的增加,也让轧钢厂成为四九城唯一扩招工人的工厂,铁饭碗的增加不仅没有成为国家的累赘,还创造出大批的财富,为建设国家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这点,他很欣慰。

“小强,找下杨小涛。”

对着门口喊了一句,秘书立马跑出去。

没一会儿,杨小涛从后勤那回来,杨祐宁就将上面的指示传达下来。

“这样会不会耽误进度?”

杨小涛思索片刻,“影响是肯定有的,不过也不大。无非就是晚一天两天的。”

“那就好,这两三天的,路上耽误就是了。”

杨祐宁说着,心宽慰,有这么能干是下属,自己也轻松许多啊,也能将精力抽出来,放在大局上。

当然,此时欣慰的还有刘怀民。

这次轧钢厂打了个翻身仗,他作为轧钢厂曾经的书记,在任期间主持的项目,现在取得这个成就,同样功不可没。

这也让刘怀民坐稳了位子。

谁想挑战,那就拿出不输于轧钢厂的政绩来。

否则,想都别想。

看着手上的文件,这是四九城各个机械厂的近况。

翻看一会儿,发现这里面有一大半处于半负荷状态,也就是说,现在他们的任务量在减少,或者说没有那么多任务让他们来干。

空耗郭嘉人力财力。

剩下的一小半中,真正满负荷运行的,也就是轧钢厂了。

“不行,就让轧钢厂让出来一部分。”

“毕竟这些厂子也要吃饭啊。”

刘怀民感慨着,坐在这个位置上,就得为大局考虑。

上级统筹统发粮食物资是看任务完成情况的。

尤其是是经历‘绝对公平’后,带来的经验教训,让上级分发物资的时候,也会照顾完成任务好的厂长。

“正好可以让轧钢厂用精力生产别的。”

“一举两得啊。”

刘怀民放下文件,端着搪瓷缸子慢慢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