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分封(1 / 3)

第156章分封

‘分封制?’对于刘璋所说,若南中豪族开拓叟夷的领土后,能于叟夷之地建立城池,便可为此地令守,世袭罔替一说。庲降都督高颐露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不过并不像是周王朝所实施的分封制,毕竟南中大族开拓获得的土地,名义上是归属于大汉,挂在大汉的郡县名单下,并不属于南中大族私有,只是刘璋允诺南中豪族奕世袭官,有点和分封制相似而已。

不用过多的凝神思索,高颐只一念动,就想明白了刘璋的心思,他的这位明公估计有两层想法,一是以汉制夷,用南中豪族这群地头蛇去打压不顺从官府的叟夷部落,替官府做事;二来南中豪族将力量用于征伐叟夷部落,有了事情做,同时征伐叟夷必然会有死伤,也会有钱粮方面的消耗,如此可以削弱南中豪族。

只是高颐有一点疑虑,虽然豪族一开始征伐叟夷对豪族的力量会有消耗,但豪族们开拓了新的领地,并世袭其官,后面日子平和下来,占据更多土地的豪族,力量恐怕将与日倍增,到时候说不定有尾大不掉的风险。

就像是周天子分地赐予,建立诸侯之国。一开始周天子还是天下共主,但随着诸侯消灭领地内的夷狄,开拓了新的领地,力量逐渐强盛超过了周天子后,前有郑庄公箭射周天子,后有楚庄王问鼎之事。

高颐瞥了一眼坐在上首喜怒不形于色的刘璋,接着往下看了眼群情激扬的南中豪族的一众族长,而后放弃了现下直言进谏的想法,他决定等大会散去,再向刘璋进言,提醒他的明公还需防微杜渐,以防他日有南中之忧。

‘以南人治南中。’刘璋身侧侍立的彭羕,在对刘璋一系列的南中政策进行分析后,脑中冒出了这六个字,想来是无比贴切他这位明公的做法。

吕昌本为永昌郡大族,世仕郡县,屡世为官,眼下被任命为了永昌郡太守;爨习乃建宁郡大族出身,被任命为了兴古郡太守;至于孟氏的孟仪,若不是因为谋逆一事,只怕不是担任云南县县长,而是担任云南郡太守。

彭羕的眼神一一掠过几位受封的南中豪族族长的身影,现在南中七个郡有三个郡落到了南中大族手中,再加上刘璋所说的豪族以金帛招诱叟夷、多者为官,豪族开拓获得的土地,可奕世袭官。

摇了摇头的彭羕于心底惊叹了一声,他的明公未免太豪气了,不像是一位宗室重臣,也不像手握一州之地的诸侯,一点都没有那种想将一切都掌握在手的那种权欲。倒像是一位随性喜乐的游侠,而且是位喜欢与人分享所得的游侠,就这样将南中之地分给了一众南中豪族。

“可是呢,他在梁平县襄助荆州别驾刘阖作战时,被刘阖所送的几名娼女所诱,于大战前日日笙歌,导致身虚体疲,精力不济,在战场上竟是一时目眩,滑倒在了地上,为锦帆恶贼甘宁所害。”朴胡恶狠狠的咬出了‘甘宁’二字,和朴昌关系甚好的他,对于甘宁甚是痛恨,简直恨不得食甘宁肉,寝甘宁皮。

“好了,好了,给乃公留上一些。”看着袁约如牛饮水一般,不停息的猛灌酒水,朴胡有些急了,他一把抢回递给袁约的酒葫芦,感受着其中的分量,接着谩骂上了一句:“你这黑厮,好不知趣,乃公见你的酒葫芦饮完了,怜惜你分你喝几口,你倒好,五股给乃公去了三股,这让乃公如何撑得到米仓道南口。”

刘璋也不意外,毕竟他掏出的是类似分封制的大杀器,这个大杀器在开拓新领地时是最具成效的。

随着这群大族族长最后一丝疑虑被刘璋解除,一众族长纷纷出席向刘璋恭声道:“我等愿从明公,但凭明公驱使。”

——

米仓山。

“娘的,这米仓道着实难行,官府也不修缮一下,就由着这条路荒废失修,害的你我二人如此辛苦……不行,还是休息片刻,实是有些苦累了。”賨人渠帅袁约骂骂喋喋的,向着一旁的賨人渠帅朴胡吐槽道,嘴里不时的大口喘着粗气,他停驻了脚步,依靠到道路一旁的岩石上休息了起来。

只是这群族长们心中多少还有一点疑虑,那就是刘璋日后会不会反悔,以及刘璋眼下是担着益州牧,但日后刘璋去任,会不会人亡政息,下一任益州牧就不认这条政策了,万一他们热火朝天干了起来,好不容易拿到点好处,来了个新益州牧就不认了,岂不是白干一场。

有些族长心中是有胆气的,于是一名胆子较壮的族长出席旁敲侧击了起来:“明公,不知这些条例是否写入律法中,其次明公在任之日,我等无有疑虑,但明公若是去任,不知下一任益州牧恐难如明公这般,为南中之事尽心尽力。”

“诶,朴兄,你我如兄弟一般,怎么为了几口酒,你倒骂起我来了,你我的情分,不比这壶酒贵重,你若是要酒,等后面回了南郑,我送你几钟酒,眼下莫要小气么。”袁约瘫坐在石头上,嬉皮笑脸的说道。

现在的郡县制下,南中豪族们攻打叟夷,拿下的土地,划归的是官府治下,整个一白打工。但现在刘璋允诺他们世袭,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