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慕容静的新舍友(1 / 2)

慕容静和沐儿推开了书舍的门,房中点着一盏油灯,还有另外两个女生。

慕容静在军营住习惯了,没那么多贵族小姐的毛病,倒是不介意跟别人同住。

她大剌剌把新买的被褥往空着的床铺上一扔,身后的沐儿上前,对两位新舍友行礼道:

“我叫沐儿,这位是我阿姐,以后还请两位师姐多多关照。”

沐儿一边说,一边暗自打量屋里这两名女生。

一个模样机灵的女孩抬头,甜甜地笑道:

“不用喊我师姐,我叫陆音儿,也是新来的,以后多多关照!”

另一名伏案看书的姑娘对她微微颔首,“我叫祝青岩。”

慕容静对两人利落地一抱拳。

“慕容静,幸会。”

祝青岩和陆音儿都已经洗漱过了,沐儿和慕容静走到每个书舍后面单独隔出的一小方空地,开始用热水擦洗身子。

慕容静不禁感叹书院学生们的生活质量真高啊,要知道在军营里,尤其是执行任务的时候,整个大军是不允许生火的,将士动辄十天半个月都没办法洗澡。

像慕容静这种稍微讲究一些的,要洗也只能洗冷水澡。

慕容静感慨着,问起沐儿:“屋里那二人,你都查过了?”

按慕容静的理解,能跟自己住在一个书舍的,应该念书也都不怎么样,跟自己半斤八两。

“陆音儿是云州司马的女儿,年方十四,少有才名,前些日子才被送到江州念书。”

沐儿如数家珍,这些背景她在进入龙场书院以前就已经调查清楚了。

慕容静听到“少有才名”四个字皱了皱眉,又听沐儿继续道:

“那个祝青岩也有些本事,是江州城里祝举人家大房的外室子,与其母苏氏在乡下长大,但是念书十分厉害,在今年的院试中考了第六名。

另外,她同父异母的姐姐,是祝家嫡长孙女,也是本次院试的案首,名叫祝澜。”

沐儿说完,见慕容静半天不说话,问道:“小姐,怎么了?”

慕容静头疼地叹了口气,“这两位成绩出众的舍友,又是老头子让你安排的吧?

我都来书院了,怎么还不能让人安生。”

“小姐。”沐儿朝屋里看了两眼,见没有动静,才压低声音道:

“王爷叮嘱了,那位陆音儿,您要和她处好关系,日后可能会有用。”

慕容静皱着眉,“早说过了,朝堂那些弯弯绕绕的麻烦事跟阿姐商量就好了,不要来烦我,这些你看着处理吧。”

阿姐身为三皇子祈王的正妃,对朝堂上这些事可比自己熟练多了。

慕容静说完就回去睡觉了。

沐儿无奈地站在原地。

太难了,王爷交办了一堆事情,偏偏二小姐又是个脑子从不往深里想事儿的主。

最后全都成了自己的活。

她真是太难了。

……

次日,御香阁。

王御厨听说祝澜的来意之后,面露难色。

他四下看了看,呵斥了几个好奇往这边张望的学徒,这才悄悄把祝澜拉到了另一个房间。

“皇家的事儿也敢打听,你不要命啦?”

王御厨一脸严肃。

他知道祝澜有本事,可是天大的本事也不该跑来御香阁,向他打听皇子后妃们的饮食喜好啊!

这可是大忌!

祝澜淡定地安抚他,“王师傅,这是忌讳,我懂。可我也不是向您打听陛下本人的喜好,您别那么紧张。

我无非是想了解了解那些皇子和娘娘们的口味,将来给您的菜谱也好做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改良。

哪日您若是二度回宫,御膳房总管的位置还不是信手拈来?”

最后一句话,说到了王御厨的心坎上。

外人都只道他离宫是因为年纪大了,才向圣上乞骸骨。

可事实上都是刘总管那个杀千刀的,给自己穿小鞋!

当时刘总管告诉他,梁贵妃近来总是念叨宫里太热,想吃些清凉的,王御厨这才命人送了冰镇消暑的绿豆汤过去。

谁知那几日梁贵妃正赶上身体不适,不能吃凉的,心情烦躁得很,一见到冰镇绿豆汤,当即发了一通火,第二天王御厨就被赶出了御膳房。

一想到这件事,王御厨就恨得牙痒痒!

上次送往宫里的那封欲重归禁院的信,也不知道自己的好友收到了没有,一直都没有回音。

他又琢磨了一番祝澜的话,思想向后——

豁出去了,富贵险中求!

王御厨心一横,对祝澜道:

“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我不会写下来,你只能用心记。”

“那是自然。”祝澜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