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出谷前夕(1 / 2)

曾经的小梓洢早已长成了一个身材健硕高大的小伙子了;小清湫也出落成一位出众的大家闺秀,与其他人形成鲜明的对比,万里挑一。一日,小梓洢与小清湫正读书时,白学道让二人跟随他来,二人疑惑着与先生前往。白学道很快便停下了,驻足于那棵古树下。不等二人发问,白学道开口:“汝等二子师从老夫几年了?”二人异口同声:“十五年”。白学道抚摸着他那雪白的胡须,笑道:“好啊!岂不闻光阴似箭、骏马如梭,转眼间老夫已经教了你们十五年了。眼看着你们二人从咿咿呀呀地婴儿长成如今这般高大的小伙、俊美的闺秀,老夫真是颇有感慨啊!”梓洢诚恳地回道:“说笑了,先生。我们二人拜师先生以来,对先生您一直是尊重万分,感恩戴德。先生对我们的辛勤付出,我们一定会铭记于心,不敢忘却”。清湫也附和着。白学道听闻此言,摆摆手喜上眉梢:“你们二人不必谦逊,这乃是老夫的职责。你们已经在老夫膝下学习十五年了,这棵古树见证了历史啊!老夫已经将毕生所学传授汝等,老夫家的珍藏你们也取悦殆尽,老夫这一身的学问已无法教予二子更多了。关于你们的身世,想必你们二人应该十分清楚。老夫曾与族长、村长与那位大儒许下约定,在你们二人十八岁成年之时,将你们送出谷中。那位大儒会带领你们二人云游四方,继续为你们二人传业解惑”。梓洢难为情地说:“先生这又是何苦呢?学习是永无止境的,您的学识渊博如同瀚海,我们怎能学完?况且自先人入谷以来,出谷之人寥寥无几、屈指可数。我和清湫又怎敢破了先例呢?”梓洢身旁的清湫早已泪流满面,双眼通红。白学道叹息着说:“孩子们,不必这样。老夫一直如井底之蛙般困于谷中。年轻时也曾梦想出谷开阔眼界,可苦于身上责任重大,没有机会出谷。老夫所学皆是那一卷卷古籍,实在是才识浅薄,没有更多可以教给你们二人的了。梓洢你说破了先例。自先民开辟此谷以来,从未禁止族人出谷。家父也曾出谷云游天下,不存在破例一说。那位大儒说过,待你们二人成年就将你们送出谷中,不可失信于人啊!大儒自你们降世以来,曾说过你们二人有龙凤之姿,预言将来你们二人一定有一番作为。拘泥于谷中,无法实现你们的鸿鹄之志,出谷才能造福天下苍生啊!而且谷中的一切一直在这里,不会改变,随时欢迎你们回来。只求梓洢、清湫不要忘了老夫、谷中的所有村民便可,不奢求你们做别的。如此老夫百年后也能无憾了”。梓洢动容地说:“先生大恩梓洢是万万不敢忘的。既然如此,梓洢便遵从您的意志,与清湫共同出谷便是。”说罢,跪着对白学道长长磕了一个响头。反观清湫,泪流不止,哭诉道:“不,先生,清湫不要出谷。这里是养育清湫的地方,清湫想终身守护在父母和您的身边,与梓洢哥哥继承您的事业,将学术发扬光大。况且我走了,阿父阿娘该思念成疾的。这出谷,清湫,不想去想,也不敢想”。白学道闻之落泪:“梓洢啊,你明事理这点很好。清湫,利害为师已经说明了,不要再哭了,老夫看不得。谷中培育着品种最优良的信鸽,你们二人出谷时,带上两只,想念我们时便飞鸽传书。而且,还有雅玄与你们一路,多余的老夫是不担心的。那位大儒武艺高深莫测,你们的安危老夫也不担心。好了,不要再说了,今晚老夫就召集全村村民宣布此事,明日一早就为你们二人送行”。语毕,白学道擦了擦眼泪,甩了甩衣袖便步履蹒跚的前往祠堂了。清湫靠着梓洢的肩膀,早已哭成了泪人。黄昏中,人们陆续回到家中。雅玄盘旋于二人上空,阵阵长鸣。梓洢和清湫留恋地看着此情此景,不住摇头叹息。

第二日清晨,太阳照常升起,雅若藏布江仍奔腾不息,一切如同昨日般照常进行。不过一切都变了,这片隐匿于河谷中的村庄,将不会再有梓洢与清湫的踪影。人们互相搀扶着前往祭祀河神之地。不同于以往的是,人们不再喜气洋洋,也没有人再大声说话了。人群中充斥弥漫着一股难以言表的悲伤气息。族长此次破例将祭祀河神的日期提前了数十天举行,只为梓洢和清秋送行。

雅玄一如既往的翱翔在晴空中,发出一阵阵划破长空的鹰啼,然后稳稳落于祭祀搭建的平台的旗杆上,继续担负着梓洢的守护神。引得人群中一阵唏嘘。仪式正常进行,不过最后,梓洢与清湫作为主角压轴登场。族长代表全村村民发表了对二人衷心的祝福,接着承诺好梓洢与清湫的父母,并向梓洢与清湫做出告诫。感动地全村村民擦拭眼泪,当然也包括梓洢和清湫二人。随后,村长请村长取出先民带入谷的远古神器——莫邪剑。传说,此剑乃先秦时期最伟大的铸剑师干将与莫邪合铸而成,汇集了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随着时间的流逝,此剑辗转数人之手,最后竟转到了梓洢手中。据说,此剑宛如天降神器,散发着凛冽的寒意。剑刃锋利尖锐。它的光芒犹如寒星,令人不寒而栗,自带驱邪属性;上可斩杀昏庸无能之辈,下可斩杀为害一方的奸人;且此剑还能驱除世间一切邪祟鬼魅。仿佛存在的意义便是为了撕裂虚空,斩破混沌,是无尽的力量与绝世锋芒的结合。实乃当之无愧的神器翘楚。对于此剑,梓洢万万不敢擅自接受。经过一番推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