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刘秀珠重回故地(1 / 2)

第356章刘秀珠重回故地第356章刘秀珠重回故地长孙不悔瞪眼睛吹胡子说道,“长公主登基之事,岂能一拖再拖。”“再说了,何时登基,哪里还轮得到邓骁、陆长生等人定夺,老监正也早已明说,不管大汉之事,四处闲云野鹤去了,未必能寻得到人。要是将他们聚齐了,恐怕连黄花菜都凉了。”“此事不可,万万不可。”张珣也说道,“影儿姑娘,长公主还是没有拿定主意啊。”“当初在豫章的时候,长公主不肯称帝,说豫章不是龙兴之地,现在马上就要拿下临安城了,恐怕长公主又要找其他借口了。”“诸位大人,我看此事不能再拖了,我们现在就去找长公主。”见这些倔老头性子上来了,恐怕真的会去缠住长公主,影儿伸手拦住他们,“还在打仗呢,你们这个时候去,会误了战机的。”张珣收起脸色,“就是要在这个时候去,逼得长公主答应下来,我们才好准备登基大典。”影儿眼睛溜溜转了一圈,立马有了主意,“诸位大人,你们都是朝中尚书,国之栋梁,比我小丫头要明事理。”“如果我是长公主,也不会此时就答应的。”张珣问道,“为何不答应”“天时地利与人和都在我们这边,长公主登基那是水到渠成,天下翘首以盼久矣,于情于理,我们都要说服长公主。”影儿说道,“张大人,假设我是长公主,我且问你:你们要我登基称帝,那龙袍准备好了吗莫非要穿刘构扔下的龙袍”张珣面露难色,“这……长公主是女子,倒还真的没有参照前朝则天女帝制作龙袍。”影儿继续说道,“先不说那遗失在外的传国玉玺,就说龙椅、龙床可有备好。”长孙不悔摇摇头,“这兵荒马乱的,豫章也没有备这些东西。一朝新帝,确实不宜用伪汉朝廷刘构所用之物。”影儿见这些老头一个个陷入了困境,又说道,“哪怕邓骁、老天师、陆长生、曾秀全、霍无缺他们不过来,来一份奏折表明心迹总是可以的吧。还有历朝历代新皇登基时都会有的祥瑞呢”“连那陆长生创建远征军,都能从流沙河中打捞出独眼的石人,上面刻着‘苍天已死,长生当立’,长公主登基,总得有什么白鹿出没,彩霞满天,或者万鸟来贺等祥瑞吧”“再不济,也弄条大鱼或者大蛇来杀一杀,证明长公主是天选之女啊。”张珣和长孙不悔等老头面面相觑,他们年纪大了,一心只想着刘秀珠登基,哪里能想到这么多。被影儿这么一提,顿时有些傻眼了。影儿将手放下,语重心长地说道,“或许长公主不在乎这些,可是我们当下人的,当大臣的,也不能让长公主太寒酸了,太仓促了吧。”“我想着,与其大家想着吵着闹着要长公主去做决定,倒不如先把这些事情给准备好。”“大伙想想,真的有祥瑞出现,龙袍、龙椅备好,万民上书,百官齐贺,长公主再想推辞,恐怕也不好背了民心,违了大家的一片忠心吧。”张珣摸着下巴连连点头,“影儿姑娘说得有理啊,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未雨绸缪,方能成就大事。“诸位,我们此事也不要去影响长公主行军打仗了,我们做我们老头子该做的事情,走,着手准备去。”看着一群老头子说说嚷嚷地离去,影儿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这些老家伙,对大汉,对皇族,尤其是对长公主刘秀珠那是绝对忠心耿耿的。可是年岁不饶人,也没有以前那么精明能干了。一些老头出行,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着,哪里能想到那么多。不过还好,他们还听得进劝,尤其是在他们没有想到的地方,影儿还是能将他们说服了。临安城内的抵抗,略微比刘秀珠和岳鹏预料之中的要难一点点。不过,也就只有一点点而已。当城内的守将,发现后续增援部队迟迟未来,另外听得刘构已经带着大队兵马从北城门突围离去的消息后,顿时知道上当受骗了。可恶的刘构,临走前还来城门前说了一通慷慨激昂的话,要大家为了大汉基业死守城门,要大家浴血奋战绝不退后一步,他刘构身为皇帝与大家同在,与临安城生死与共。可是,这狗东西,转身就带着兵马,带着财宝逃离了。醒悟过来的临安城守将自然不会再抵抗,纷纷弃械投降。刘秀珠登上临安城头,看向皇宫方向,目光中情绪复杂。半年前,临安城被北莽攻破,那时候的刘寰听信奸臣,免掉了宗哲老将军的京城防御使之职务,启用了一个江湖骗子郭京当京城防御使。于是耶律雄基兵不血刃地进了临安城,除了刘寰带着兵马逃离外,皇族中人死伤殆尽。就连她的母亲,堂堂大汉天下的太皇太后,跪在皇宫门前献上降书,也没有逃过那个女人的魔爪。温家的好女儿啊,当上了王妃,还当上了北莽的皇后,好心很。环顾四周,除了些许人还在逃跑,追杀外,临安城并不像大战过后的惨烈景象。毕竟老百姓都紧闭家门,而那伪汉皇帝刘构已经带着兵马逃离了。至于岳鹏能不能带兵追上,刘秀珠也没有多大的把握。因为手中的兵马还是太少了,攻下了临安还要能守住临安才是最终目的。同时,荆州的兵马也在往临安这边过来,要防止临安城还没有捂热,就被荆州兵马给攻克了。寒风吹拂着刘秀珠的发丝,绝美的额头上有一颗小痘痘,微红,仿佛珊瑚上的珍珠一般。刘秀珠用手将吹乱的发丝捋在耳后,不小心碰到了小痘痘,不由得有些微恙。少女时期的确也长过这些东西,可是成年之后,便再也没有生过了。偏偏在这寒冬时分又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