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长恨人心不如水(1 / 2)

玉宇琼楼,宫阙宏伟。

元宏叡散了朝臣,便往御书房去。

入得其中,却见得一老态龙钟满脸褶皱的老妇人已在等待。

“母后!”

剑眉微皱,元宏叡虽有不快,却依旧恭敬行礼。

“我听闻你在前朝支持吕纯阳斩龙脉?”

老太后幽幽开口。

青年皇帝一愣,语气却并没有任何波澜。

“是。”

他现在不过才刚刚散朝,太后就已然得知,显然是有人早早便通风报信了。

至于太后此来的目的,他或许也能料想一二。

这苍元洲世家,最尊最贵者无过于皇族。

其次便是外戚宗室,太后的母族以及皇后的母族。

自己支持国师斩断龙脉,自然也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这时间他已在心中措辞,面前之人毕竟是自己的母亲。

依靠她来向自己施压,确实就是最有效的方法。

只能说那些世家大族用的好手段!

“好!”

就在元宏叡还在思索之际,就只见那老太后拍手称好,如此态度,倒令他颇感惊奇。

老太后望着自己儿子,慈祥道:

“我儿,你可有把握能够压服这些世家大族?”

元宏叡见自己母亲态度竟然颇为支持自己,不由得露出一抹笑意,自信道:

“自孩儿九岁登基以来,便已清楚地知晓这些世家大族之间也绝非铁板一块。”

“拉拢一批打压一批再覆灭一批,无非是这一次牵动的范围广一些,风险大一些罢了。”

“况且有吕师支持,此事胜算更大,若不能慑服群獠,朕这个皇帝,当的还有什么意思?”

说到此处,元宏叡顿了顿,才又面带杀意道:

“孩儿也不得不如此做,且那妖龙窃了国玺,我在这皇宫之中尚还能够动用皇朝气运之力,出了皇宫,孩儿便什么也不是了……”

“难道朕堂堂天子,要始终囿于宫阙之间,连我大魏疆土其他地方都不能涉足吗?”

“若是如此,那朕还叫什么大魏天子?称京都县令好了!”

见到自己孩儿这样说,郭太后缓缓起身,握住儿子的手柔声道:

“我儿既有如此心志,母后之心甚慰!”

“你舅舅那边,母后去替你说服!”

“定叫你不至于起萧墙之祸便是!”

元宏叡感动之际,正要开口,便听得门口处传来一道柔声:

“陛下,臣妾也愿助一臂之力!”

少年帝皇回头看看,却是自己的皇后,真正的发妻。

有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位女人相助,他只觉得平生大慰,一时之间竟然无言。

后宫之中如此,朝前更是动荡。

这一番斩龙脉事,几乎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大魏国上下。

韩天明虽远在清灵,却也因神种事而听闻。

“好一个有魄力的小皇帝。”

他自然不知后庭发生的事,因为所控制的人不过只是吕家的护卫,耳目还并没有通达到那种境地。

其中些许秘辛,不能为他所闻。

但仅凭如今大魏国朝野风向,却也足够让他高看这小皇帝一眼了。

“是啊,以王朝气运为赌注,小皇帝能下此决心,也算是个人物。”

金身笑道,浑然忘记了,自己的本尊今年也不过才二十四岁。

盖因境界之提升,渐不以同龄人为目标,故而忘身于外。

况韩家主之心志,比之小皇帝,犹有过之。

护佑一家一姓之安危,看似平常,实则却也非同小可。

天地之间,实力强大之家族,名望广播之教统,何其之多?

不败,这是无敌的谦词。

唯有立在万族之巅,以一家一姓横压整个乱星海!

方才是真正的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一族一姓之兴旺,如此宏伟之功业,往往要奋无数代之余烈,前赴后继,方能刻成!

而韩家主心事,欲以一人之力,全万世之功,何其雄哉?何其壮哉?

他从不向外人吐露心志,只在默默践行。

事还未定,先外露者,往往不成。

是谓: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者也!

再者说,闷声发大财,方才是正道。

行事处处高调,**自招。

盛名之下,固无虚士,然则不知道有多少人,表面称颂,而暗地里无时无刻不想取而代之!

见人起高楼者,除至亲挚友之外,旁人哪个不想见到楼倒人亡?

人心如此,厉于神鬼!

“他必有不得已之苦衷,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