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高歌猛进(1 / 2)

杨林对日南郡发生的这些变化并不知晓。因为他现在主要精力都用在对付九真方面的交州军上面。还没有打到日南。

九真地方不大,只有交趾郡的一半大小,背靠长山山脉,面朝南海,就那么一长条的地方。

但这样的地势,也让杨林没有什么发挥空间。

毕竟,绕你饶不过去。迂回穿插什么的战术用不上,只能和魏真的军队面对面的硬碰硬。

魏真的交州军虽然火器不行,但他们是本土作战,又被逼到了墙角,没有什么退路,所以只能死战。

这种情况下,要和交州军展开丛林战,阵地战,势必会造成较大的伤亡。

这是杨林所不想看到的。

你杀一个兵,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破碎了。这种仇恨,可不是短时间能够消弭的。

毕竟杨林是要在这里当王的,他不想到处拉仇恨。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逼魏真率部投降。

于是杨林派人去找魏真,告诉魏真,九真我是势必要拿的,只是我不忍心生灵涂炭。你只要投降,我绝不杀你,还封你为富贵候,保证你家族在交州照样吃香喝辣,当然,要想掌权那不可能了。

魏真当然不会同意。人家在交趾好好的当土皇帝,连大梁皇帝都认可。忽然你来把人家地盘占了,然后说我不杀你,也不烧你房子,你放下刀,给我当仆人。

放谁,只要有些血性,都不能干。

况且扶南女王也通知魏真了,说我已经派兵到日南了。你就放心和杨林打,就算你打不过他,你来我扶南国,我给你兜底儿。

所以魏真对杨林的劝降嗤之以鼻。

但他也不想惹怒杨林,逼杨林动手。毕竟他也没胆量和杨林短兵相接。所以他就含含糊糊一会儿说同意一会儿又提条件。利用拖延战术来拖杨林,一面派人去杨林的后方搞事情。因为他觉得,交趾的老百姓不可能这么短时间就听杨林的。 只要魏家的人回去,交趾百姓就会一呼百应,一起掀翻杨林的后院。

但魏真不知,杨林不是马腾蛟,也不是他们魏家父子,杨林在收服笼络人心这一块,那是堪比刘皇叔的。

杨林虽然控制交趾郡的时间很短,但却发布了一系列利民的政策。

除了上文所交代的,在龙编城实施的那些安民措施之外,在交州总督吴广的建议下,杨林宣布在交趾郡境内进行了减租减税,打土豪,分田地等政策,把魏家在交趾的党羽连根拔起。让大多数平民获得了很大实惠。

另外,王玄策也很有能力。

王玄策很想得开。杨林在龙编缴获了大量的财富,这些财富除了用于奖励有功将士,安抚受灾老百姓,还绰绰有余。

另外,交趾郡处于热带地区,气候常年适合耕种,又水网密集,不用怎么修水利工程,在红河三角洲,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收上十分之一的产品,就足够军队吃喝和南越政府运作的了。

这个时候,正是交人的时候,绝不能太盘剥百姓,等杨林打败了魏真,国内安稳了,那时候再加收赋税,怎么搞怎么有理。

所以他带着人亲自下基层,在交趾郡各地行走,了解情况,有土豪劣绅,魏氏旧族欺压当地百姓,一概拿下。

那可真是能用一个“欣欣向荣”,“政通人和”来形容。这个时候,普通老百姓人家,谁还盼着魏家父子回来?

当然,这不包括魏氏父子的旧部和那些大地主,大商人等。

他们纠结起地方武装,开始蠢蠢欲动。

王玄策也不是软弱的人,怎么能允许胡汉三们再回来扰乱南越国的统治。他虽然打不过大梁正规军,但对付这些地主武装还是绰绰有余。杨林给他留下了一千多正规军,另外,赵城的部下也驻扎在龙编城内,充当南越国的压舱石。所以,当王玄策收到线报,说地方上有人纠结了上千人想要闹事时,果断出兵,将这些旧势力扑灭,为首的地主砍头示众,没收家产,家眷也都没为官奴。

就这样消灭了两股冒头的反攻势力后,交趾郡各县的反动武装都消停了。

都潜伏在暗处,等魏真回来之后,再伺机而动。

但他们恐怕等不到这个机会了。

因为杨林再给了魏真足够时间考虑之后,决定动手了!

此时,吴广也派出海军前来助战。

按照吴广的布置,包括两艘水上飞机航母在内,大凉海军在合浦和香港的舰船精锐尽出,一共派出了七艘战舰,一千多名士兵。

吴广兵分两路,先派一路去轰炸九真郡治胥浦县城。

另外一路由一艘航母载着八百名海军陆战队员在两艘战舰的护航下,直扑日南郡的岘港。截断魏真的退路。

此时,魏真正在胥浦县城坐镇指挥,按照他的想法,交趾虽然陷落,只要能守住九真郡,就有翻盘的机会。

谁知道他没等到杨林的妥协和扶南国的援军,却等来了舰载机和舰炮